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內隱記憶(implicit_memory)外顯記憶(explicit_memory)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內隱記憶(implicit_memory)外顯記憶(explicit_memory)


教育Wiki

整體來看長期記憶可被分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或稱非陳述性記憶(non-declarative memory)以及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或稱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兩大類。

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關鍵點,在於「意識知覺」(conscious awareness),意指回憶的意識狀態中,意識涉入的程度與否。

內隱記憶

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是一種不能察覺的記憶,是會影響個體想法與行為的知識,但卻是個體不需意識或加以知覺的一種記憶。藉由回憶之前的經驗以提升目前的工作表現,但在使用這些記憶時,個體並不意識正在回憶它們,在回憶過程中亦不需意識覺察正在使用記憶的狀態(不需回想)。


例如當讀者閱讀此篇段落文章時,你無意識地記起每一個單字詞語的意義,並無意識地記起閱讀的第一個步驟,令人意外地是即使你並未被指示使用內隱記憶,也毫無意識你正使用它們,但內隱記憶仍會因過去的經驗而提升你的學習表現。以失憶症患者的研究而言,他們也能受惠於內隱記憶而學習新的事物。


鋼琴家彈奏樂曲時,並不特別記得是在何時或何地學會這首曲子的。同理,籃球選手也不認得是在何時何地精練過這些球技。提取內隱記憶時,並未自覺自己正在「記得」如何做這些事(不需要任何意識努力,就可取得訊息)。內隱記憶主要是反映出先前經驗,對單一腦部子系統所產生的由下往上的(bottom up)無意識效果,也可能影響到幾個有限的腦部子系統之間的互動。

外顯記憶

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是長期記憶中可被提取的知識,是可用回憶法或再認法測出察覺的記憶。因此個體通常是有意識的、能知覺的狀態,在回憶時需使用意識才能提取記憶(我知道我正在回想)。例如當被問到過去的經驗,像是「國中唸哪所學校?」或「陳小姐是不是高中導師?」時,個體必須藉由回憶或再認以找到答案。(從事意識上的努力以提取該訊息)。


外顯記憶反映出從多重訊息處理腦部機制中從上而下的(top down)、同時的訊息提取。這種訊息的大量整合(例如知覺的、語意的、時間的、空間的等等)是個體在有意識回想先前經驗時所必要的。


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個體對於訊息的編碼(encode)或提取,顯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是採取混合運用的。


參考文獻

李素卿譯(2004)。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A Student’s Handbook(Michael W.Eysenck、Mark T.Keane原著)。台北市:五南。

陳億貞譯(2004)。普通心理學(Robert J. Sternberg原著)。台北市:雙葉書局。

陳學志、邱發忠、劉政宏、林宜利、陳荻卿、林奕宏、陳淑蓉譯(2004)。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學富。

游恆山譯(2004)。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