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全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全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教育Wiki

全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起源

聯合國於1992年5月9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對「人為溫室氣體」(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es)排放做出全球性管制協議,同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之「地球高峰會議」(U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UNCED)中通過;1994年3月21日公約正式生效。 公約的目標---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抑制在一個不會危及氣候系統的水平,同時生態體系得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適應氣候變遷,確保糧食生產不受到威脅,並促使經濟發展轉變為永續性的發展型態。

發展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係與生物多樣性公約,抗沙漠化公約在1992年地球高峰會議中共同形成。經過過去十年,這些公約在實務工具上或提升及執行永續發展上均提供一個相同架構。以氣候變遷而言,時間已經相當緊迫,並需執行現有協定。當我們採取行動時,科學已經告訴我們這三種公約正保護相同資源且最好結合將三種公約共同努力。氣候公約係在1992年5月里約熱內盧簽署,試圖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避免溫室效應持續增強,造成環境資源的破壞。公約中訂定已發展國家在2000年以前,須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的水準。之後在巴西裏約舉行「地球高峰會」,在155個國家簽署、170個國家認可之下,1994年正式生效。在全球合作關係下,目前已經有相多具體成果,包括:締約國聚集且分享溫室氣體排放資訊、國家政策及最佳作法。在國家通訊方面,已經有121個締約國提交,其中包括85個開發中國家。許多締約國已經發表針對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及調適衝擊的國家策略。

資料來源

1.環保署溫室效應減緩資料庫。2.http://unfccc.int/2860.php3.http://sd.erl.itri.org.tw/fccc/ch/doc/conven_e/unfccc_e.doc4.王秋原主編(2003):高中地理(三),台北:東華書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