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刺柄碗蕨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刺柄碗蕨


教育Wiki

刺柄碗蕨

目錄

基本資料

學名:Dennstaedtia scandens (Blume) Moore、Dicksonia scandens Blume

英文名:Spiny-stalk Boulder Ferrn

別名:蔓袋囊蕨、蔓碗蕨等

植物分類: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碗蕨屬(Dennstaedtia)(註1)

植物形態:地生植物

分布地區:分布於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大溪地及台灣一帶

台灣分布情形:刺柄碗蕨通常分布在台灣中、低高海拔地區,約1,500 公尺以下的森林邊緣或開墾地,常成大群落生長

用途:水土保持等

介紹

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碗蕨屬(Dennstaedtia)的刺柄碗蕨,一般被歸類為大型的地生植物,其喜好高溫多濕的地區,適合生長的溫度則約落在攝氏二十度至二十八度左右,具有耐陰、耐濕性,且耐強光。刺柄碗蕨大多分布在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大溪地及台灣一帶,在台灣則多生長於中、低高海拔地區,常成大群落生長於森林邊緣或開墾地等。(註2)

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碗蕨屬(Dennstaedtia)的刺柄碗蕨,其根莖長而呈匍匐狀,其上覆紅褐色的毛。

刺柄碗蕨的葉片通常為四回之羽狀複葉,散生,其葉長者可達樹公尺,草質,葉柄為紅褐色,而刺柄碗蕨的葉柄、葉軸及羽軸均具有鉤刺。另外刺頂碗蕨的葉軸相當長,呈蔓生狀。

果實

刺柄碗蕨以孢子繁殖,其孢子囊堆相當小,一般著生於裂片基部上側缺刻之處,而其孢膜則為碗形。

應用

刺柄碗蕨屬於地生之植物,經常大群落生長於森林邊緣或開墾地,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

參考書目

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07。

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27。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刺柄碗蕨

英文關鍵字:Dennstaedtia scandens (Blume) Moore、Dicksonia scandens Blum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