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舟求劍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刻舟求劍
教育Wiki
目錄 |
一、出處
《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 契 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
一、解釋
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二、故事
楚國有人渡江時,劍掉到水裡,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裡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從記號處下水找劍。可是船已經走動了,但落水的劍卻不會動,這樣找劍,不是很奇怪嗎?如果用舊法治理國家,而不考慮時空的轉變,就像這個求劍者的行為一樣令人困惑。
三、1相似詞
食古不化、膠柱鼓瑟、緣木求魚
三、2相反詞
見機行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四、例句
大環境已經在變,而你卻堅持依照就計畫進行,絲毫不知變通,這跟刻舟求劍簡直沒兩樣。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