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前運思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前運思期


教育Wiki

目錄

前運思期

幼兒時期兩歲到七歲左右的兒童,此時期的兒童通常缺乏思考的邏輯,他們在邏輯方面常採跳躍式的思路,因此較無法用思考解決問題。在此時期的兒童通常會有三個特徵,中心化或稱專注性,不可逆性及自我中心。

中心化

就是指此時的幼兒經常只有一種單調的觀點,或是看事情的角度只有單一層面,無法全面而有邏輯性地看待事情的整體,此時最常做的實驗就是關於體積以及形體的改變,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守恆”的概念,例如:假設現在有甲、乙、丙三個杯子,然後先讓他看見甲乙兩個相同高度但口徑較小的杯子,問其這兩者的液體容量是否一樣,之後再將兩個杯子裡的液體倒進丙容器中,丙為寬度較大的杯子,因此倒入後液體高度低於原先甲、乙兩個杯子的高度,因此幼兒通常答案會是甲、乙較多,原因是他們只能集中在一開始的液體高度,無法理解倒入丙杯中之後,他的口徑大小改變了。

不可逆性

此名詞是與可逆性相對而生的概念,對於推理的問題,他們常常只能單箭頭式的向前做思考,一但要求他們做雙箭頭的思考,便會出現邏輯上的謬誤,也就是他可以理解河流的水會流去大海,下雨的水流到河川也會進到大海,但是當你問他大海的水是來自河川嗎,他會說不是,問他為什麼他會說就不是,原因在於他們經常直覺反應答案,並且在思考的時候常有不可回逆的現象。

自我中心

這是一個形容思考只能停留在主觀角度的說法,而非帶有貶抑自大之意,在這個時期的孩童常有只能從自身角度看事情的盲點,無法客觀的對事情做出說明,因此稱為自我中心,在這個時期最有名的就是關於三山實驗,內容大概是在說明當孩童站在一個角度看這三座山的時候,要他描述在另一頭的人看到的山會如何,他的說明會與自己現在所看到的一樣,這也就說明了自我中心的概念。

參考書目

註1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頁40-43。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註2 Robert.E. Slavin (2005),(張文哲譯)。教育心理學,頁39-44。台灣培生教育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