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創造學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創造學


教育Wiki

創造學,研究創造發明創新的心理、方法和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創造心理學創造工程

目錄

基礎理論

創造學主要研究創新和創造的規律。創造學的基本原理是:人人都能創造。

創造有4要素,是指環境,創造者,創造過程,創造目標產品或服務。特瑞莎•阿瑪貝爾認為個體創造力的3元素是創造動機、領域技能和創造技能;團隊創新的3要素是組織目標、組織資源和管理實踐。

創新分為漸進式創新和突破式創新。漸進式創新通常是指在現有形式或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改變;它或者是改進現有的東西或者把現有的形式或技術重新配置應用於其他用途。相比較而言,突破式創新則是全新的東西,不是現有的技術或方法。

在現今社會,有用的知識分佈在各種規模的公司、大學、非營利機構和個人的頭腦中,建立在對這些外部知識的瞭解和運用的基礎上的產品和服務創新,即開放創新成為主流。

在創造學的系統理論研究方面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學院(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at Buffalo)實力最為雄厚,她也是全球首先開設創造學專業並授予相應學士和碩士學位的學校。

另外國際上最主要的創造和創新交流雜誌有:創造性行為雜誌(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創造力研究雜誌(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創造和創新管理(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創造思維

創造思維有很多種形式,其中以英國的創新思維大師愛德華•德•波諾提出的“六頂思考帽”最為有名,它可以使思維變得更具有建設性、計劃性和創新性。參加討論的人戴上藍、綠、黃、黑、紅和白色六種不同顏色的帽子,扮演不同的角色,運用戴帽、摘帽、換帽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個人因素對思維的影響。

創造性思維的定義(謝中兵)

從宏觀層面的思維定義我們知道,宏觀層面的思維是認知和問題解決操作的有機統一,達到什麼樣的認知水準,才能具有什麼水準的認知和問題解決操作能力。創造性思維是思維的高級水準,人的創造性思維貫穿於創造性認知和創造性問題解決活動的全過程,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性認知和創造性問題解決操作的有機統一。因此,從思維的定義和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關係出發,我們就可以獲得一個宏觀層面的創造性思維定義:

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性認知和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有機統一,創造性思維涉及到與創造性認知和創造性問題解決有關的心理能力的總和。

思維是不同水準認知和問題解決操作的有機統一,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性認知和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有機統一,創造性思維的定義揭示了創造性思維的創造性認知和創造性問題解決有機結合的內在統一性本質。

創造性思維涉及到創造性思維的方式、方法和形式。聯想、想像、類比等是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方法,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求異思維、橫向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方式,直覺、靈感、頓悟是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形式。從創造性思維的構成,從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來說,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就是一個綜合運用創造性思維的方式和方法,通過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形式產生出新穎、獨特思維成果的活動和過程。

因此,從創造性思維的構成,從創造性思維實現的活動和過程出發,我們可以獲得一個功能實現層面的創造性思維定義:創造性思維是綜合運用創造性思維方式和方法,並通過創造性思維形式產生出新穎、獨特產品或成果的思維。創造性思維涉及到創造性思維方式和方法的綜合應用,涉及到在創造性思維方式和方法綜合應用基礎上的直覺、靈感、頓悟的產生,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方式、方法和創造性思維形式的有機結合和內在統一。

直覺、靈感、頓悟是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形式,直覺、靈感、頓悟主要涉及到原發創造活動過程中,這裡的創造性思維定義主要涉及到創造活動中的創造性思維定義。

創造技法

創造性思維的技法。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方法和技法,它能夠通過學習和訓練得以很好地掌握並在創造實踐中靈活運用。目前,國際上已總結出數以千講的創造性思維的技法,許多方法和技巧已被人們廣泛地運用,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們介紹和研究其中的精華部分,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迄今為止,在世界範圍內,人們總結和發明的創造技法已達340多種,隨著創造發明活動的實踐和總結,創造技法的質與量還會不斷提高。實踐證明:人們瞭解、掌握和運用這些技法,會明顯地提高創造力,有效地從事創造發明。日本創造學家把這些技法分為三大類:

1.擴散發現技法:主要是尋找問題所在,然後提出設想。(1)自由聯想技法……通過類比、相似和相反這三種聯想來提出設想。(2)強制聯想技法……把課題和提示強制性地聯繫起來思索設想。(3)類比發想技法……把本質上相似的因素當作提示來考慮設想。(4)特殊發想技法……通過催眠或睡眠,用印象暗示進行設想。(5)問題發現技法……分析課題並尋求解決問題的關鍵。(6)面洽技法……通過面洽發想問題並尋求設想。(7)收集情報工具技法……收集資料並加以整理的工具和系統。

2.綜合集中技法:主要是收集情報,或者用於按照順序來解決問題。(1)一般綜合技法……是收集情報的方法,可適用於各種領域。(2)一股綜合技法(卡片式)……在一般綜合技法中利用卡片。(3)技術開發技法……主要用於產品的開發和設計。(4)銷售技法……主要用於銷售及廣告等領域。(5)預測技法……主要用於未來預測及技術預測等方面。(6)計畫技法……考慮有效地執行解決問題策略的程式。

3.創造意識培養技法:為解決各種問題而培養創造意識的方法。(1)集中精神技法……為提出設想而控制大腦集中思維的方法。(2)協商技法……主要是為解決人際關係的問題和煩惱以維持情緒的穩定狀態。(3)心理劇技法……通過表演戲劇產生心理上的自由感以及創造性行為。(4)思維變革技法……訓練思考活動並靈活變化的技法。

從創造學理論和方法體系來看,現代創造學以美、日、蘇為主分為三大流派,成鼎足之勢,各有千秋。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在創造學理論與方法方面重視思維的自由活動,視發明創造為聯想、直覺、靈感等的結果,以美國奧斯本的智力和戈登的類比啟發法(原型啟發法)為典型。日本在創造學理論和方法傾向于思維的實際操作,寄發明創造於材料的收集與處理,如發現法(卡片排列法),以川喜田的KJ法和中山正和的NM法為代表。以阿利特舒列爾為宗的蘇聯,在創造學理論與方法方面是以唯物論的認識與方法論基礎,把發明創造建立在客觀發展規律基礎上和有組織的思維活動上,不靠偶然所得(偶然性),而是按一定的程式達到必然結果(必然性),使發明創造成為一門精密的科學。

但從便於應用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還是結合創造發明的過程來分類為好。儘管創造發明的實際過程是非常複雜和千差萬別的,但是這裡有個共性。任何的創造發明過程都是由三個階段構成的,即選擇課題階段、解決課題階段、完成課題階段。為便於討論,下面結合發明過程進行分析。

(一)、選擇發明課題。這一階段的實質是尋求、發現、產生有價值的問題,並以此作為發明的起點。雖然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在我們的身邊也存在大量的有待解決的問題,但很多的人都是視而不見;或看到了、發現了問題,卻沒有解決問題的願望和動機。所以這一階段的進行首先要靠一個人的創新意識和直覺。只有一個人有了強烈的創新意識和一定的直覺能力,去積極主動地尋求、發現問題並力圖解決它,才可以說這個人真正地開始了創造發明的進程。這一階段,主要解決兩個問題:1、如何產生盡可能多的課題;2、如何從眾多的課題中選定有價值的和力所能及解決的課題。例:塑膠袋新用途的發明;交流電的發明。

應用這一階段的創造技法主要有:缺點發現法、程式設問法、希望點列舉法、組合法、資訊交融法等。例:穿繩器的發明;防觸電插座的發明。由此可見,完善已有事物,發現人們的需要是創造發明的巨大源泉。

(二)、尋找解決課題的設想。這一階段是發明過程的核心,是最富有創造性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實質是提出解決課題的原理、方法和設想。這一階段的進行,主要靠創造發明者的資訊佔有量、創造性思維方法和個性品質。現有的大量的創造技法主要是集中應用在這個階段。根據思維的控制特點,可將這些技法大致分為四類。

1.試誤法。即通過不斷選擇各種解決方案來解決課題。例如,愛迪生在發明燈泡解決燈絲材料的課題時,用的就是試誤法。這類技法的最主要特點是思維上的各種猜測,並通過不斷實踐來排除錯誤的猜測,找出需要的解決方案。但是這種方法對那些需要從幾千乃至幾十萬種方案中才能篩選出需要的解決方案的高水準課題來說,並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過去的很多發明創造的成功主要取決於發明家的機遇與個性品質。例如:電磁感應現象。

2.聯想、想像、發想法。這類技法的最主要特點是:讓思維無拘無束的處於高度自由狀態,以產生大量新穎的解決問題的設想。象NM法、綜攝法、仿生法、戈登法、逆向思考法等屬於這類技法。例如:人工牛黃的發明和汽化器的發明。創造發明本身就是做前人所未做、想前人所末想的事。因此,創造發明的課題必無現成答案可供選用。答案在哪?不知道。只能是讓思維的觸角向四面八方充分的伸展,才有可能獲得答案。但有待發明的事物又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已有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即要能讓思路放得開,又要充分借助聯想、類比等思維方式或把未知事物同已知事物聯繫起來,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案。這類技法是目前最盛行的方法之一,但也有局限性,一是受創造發明者本身的經驗、知識等限制;二是理在難行,即腦功能的局限,如記憶問題和聯想斷路。

3.分析邏輯推理法。這類技法也是目前最盛行的創造方法之一。如:ZK法、7x7 法、卡片法等。這類技法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對收集來的資訊進嚴密的分析、整理和再加工,達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例如:加拿大火山爆發問題、大慶油田問題、智力測定問題、狗吃紙問題。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創造發明的過程實質就是對獲得的資訊進行分割、剪裁、重組的過程。因此,在當今的資訊時代裡,這類技法有著特殊的作用。

4.程式控制法。所謂程式控制法就是控制創造發明者的思維方向,讓思維按著嚴格的程式或步驟去解決課題。這類技法的最主要特點是:發明者可以避免大量的無效的思維過程,而去快速逼近答案。因此,程式控制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創造發明方法體系。但需要說明的是,程式控制法是一種解決發明課題的程式,它並不能代替具體的思考。同時,在執行程式的過程中,還可以對程式進行改造,以適應其它各類創造。程式控制法有著堅實的實踐和理論基礎。關於程式控制法的具體內容和應用將在後面重點介紹。

(三)、完成發明的設想。這一階段主要靠的是創造發明者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大致要經過如下環節:I、利用專業知識精心設計,2、修正完善方案,3、物化為產品(需要懂得生產方面的知識,如設備、材料、生產工藝流程等)。應用這一階段的技法主要有:計畫評審法,關聯樹法等。對創造發明者個人來說,不一定要完全走完這三個階段,而主要的是完成第二階段,至於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可以通過與別人合作來完成。

創造管理

當前的主要研究熱點



著名的創造學家

奧斯本帕內斯吉爾福特羅伯特•斯滕伯格特瑞莎•阿瑪貝爾斯考特•以撒森高橋誠傅世俠袁張度譚潤華謝燮正夏定海李嘉曾李全起孫家勝茹德山羅玲玲馬種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