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功能性評量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功能性評量


教育Wiki

目錄

一、定義

功能性評量乃是一種蒐集行為資料並分析其行為過程的評量方式,目的是經由有效地蒐集資料與分析,增進行為支持或介入的效果和效率。功能性評量乃在確定問題行為對行為者所產生的影響,藉由運用各種方式找出行為的前因與後果;其主要運用的方式之一便是利用功能性分析對個案進行評量,系統地操弄環境事件,以實驗證實這些事件是控制特定行為的前因,或維持特定行為的後果。主要的分析變相包括前因(antecedent)、行為(behavior)、後果(consequences)。

二、特徵

1. 找出行為的功能性目的,然後教導等值功能的適當行為。

2. 了解問題行為的前因後果,操弄變相對問題行為進行分析,直接提出合宜的介入方案。

3. 把問題行為當成一種語言,主張人有所為而為;也就是說每一個行為都有其目的。

4. 問題行為的主要來源是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5. 設法提出對當事人有益的資訊,其功能有四:了解問題行為出現及維持的原因、預測何種情境下問題行為會部會出現、找出預防問題行為出現的方法,及設計問題行為出現時的對策。

三、步驟

Ronald.L.Taylor指出實施功能性評量的步驟共有下列六點:1.謹慎界定問題行為。

2.確認可預測或在行為發生前會立即出現的變項。

3.確認行為發生後立即出現的變項(後果)。

4.發展假設。

5.蒐集觀察資料以支持假設。

6.發展一個介入計畫。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功能性評量、前因、行為、後果

英文關鍵字: Functional Assessment、antecedent、behavior、consequences

參考資料:

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66,華書局有限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