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功能評量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功能評量


教育Wiki

當兒童指向一個物品,雖然有明顯的社交溝通意味,但人們對他的意圖所做的解譯可以是開放的,因為那樣的行為可以被當作是「要求物品」、「對物品做評論」、或者甚至是「想逃離正在進行中的活動」。由於重度障礙兒童溝通行為的意圖常是隱晦不明的,以至於他對聆聽者所造成的影響不見得呈現一致化的趨向,溝通功能也不見得可以滿足;關於這一點,其實有許多「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的文獻呈現出該行為確實具有某種溝通功能。

有時,甚至可以發展障礙者所出現的異常行為仍具有溝通功能,若能分析出該異常行為所具備的溝通功能,然後施以適當的溝通訓練,則可以減低或減弱異常行為的出現。晤談學生周圍的溝通對象以蒐集相關資訊,最後則綜合訊息以解答及驗證第一步的相關問題。

由於功能評量強調每一個行為均有意義、有目的,因此可以利用功能性評量,即透過有效資料的收集與分析以增進行為介入效果與效率的方法。功能評量之收集與分析資料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 與重要他人晤談或填寫調查表的資料收集法。

2. 使實驗操作驗證假設的「功能分析法」。

3. 在自然情境中實施的直接觀察法。


以功能評量應用於重度障礙者的溝通行為,大致有三項運動:

1. 評量溝通情境。

2. 評量標的行為---溝通行為。

3. 評量溝通的結果。

這裡可使用「功能性評估晤談表」和「溝通行為前後事件紀錄表」進一步分析。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功能分析

英文關鍵字: functional analysis

參考資料:

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436-437,華書局有限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