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反思日誌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反思日誌


教育Wiki

Schon倡導老師要做「反省性的實務工作者」,而寫作反思日誌最常被用來鼓勵老師進行自我省思的方法之一。每天從記錄下來的事件中回顧反省,檢查過去和現在的行為,藉著長期紀錄中所存在的脈絡,印證學理並探討問題的真相。其實老師大都已具備必要之知識訊息,只是需要不斷在檢驗、在發現自身的經驗而已。省思的訓練應在師資培育的過程中即有所加強,讓準幼師都具備自我省思的能力與動機。至於省思的內容,Good和Brophy曾建議老師對自己教學上的優缺點進行評價,包括:

1. 有能力的表現。

2. 必須做到的工作。

3. 不確定和懷疑的地方。

對這些項目進行周密的觀察思考後,就會對自己作為教師的能力,和做的好或不好的地方有所了解;接下來列出需要改進的項目、選擇可能的改進方法,在試驗及平價效果。

反省方法中的「寫下經驗」會使實作者用更廣泛的領域來看待教學經驗,例如:社會、政治、經濟和教育的角度。當老師們絕地了要寫的教學事件焦點後,經過練習就比較會從批評(judgmental)的觀點轉移到直觀的(intuitive)觀點;也會從外控的狀態進入到內控的情勢。但是通常老師們能抓住的學點滴遠超過他們所能寫出,或他們知道的,這些知識就是老師自身的實際知識(theory in practice)。寫作日誌可以抓住這種靜默的知識(tacit in practice),可以把這些老師們知道卻說不出來的知識帶到知覺的層面,再重新加以探討。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批評、直觀的、實際知識、靜默的知識

英文關鍵字: judgmental、intuitive、heory in practice、tacit in practice

參考資料

谷瑞勉著。幼稚園班級經營(反省性教師的思考與行動),2006年11月,頁293-295,心理出版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