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運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古文運動
詞條名稱:古文運動
教育Wiki
古文運動發生廣泛的影響,是和韓柳文內容的深廣有密切的關係的。
韓柳以後,社會矛盾進一步發展,不僅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無法挽回,而且爆發了農民大起義,道統的宣傳既無補於統治階級的沒落和崩潰,士大夫振作有為和希望,也漸趨破滅,後起的古文家乃不得不把古文引上狹小、瑣細的道路,古文便成為少數隱者之流的抒寫生活情趣的工具。這些古文反映了一定的社會內容,但畢竟不夠深廣,不足以振奮人心,因而也就自然地不為人所注意了。這樣,形式主義的駢文就輕易地恢復了統治地位。
到了宋代古文運動遠承唐代韓愈,柳宗元,醞釀於宋初,而完成於歐陽修。韓愈,柳宗元去世後,韓門弟子仍然寫作古文,成就較高的是李翱和皇甫湜。但他們的成就顯然不及韓、柳,所以古文運動衰落。尤其李商隱更是駢文的能手,無論議論,抒情,都十分精彩。此後唐末五代,駢體又佔壓倒優勢。宋初文人多寫華而不實的駢文,而且內容以歌功頌德為主,成就不高。宋真宗時,高官錢惟演,楊億,劉筠等人大力提倡綺麗文風,刻意模擬李商隱,號為「西崑派」。在科舉亦以此為選拔進士的標準,故讀書人都爭相學習西崑體。當時,文人如柳開等,已不滿於這種現象,提倡「革弊復古」。當時,古文家和理學家的文學觀點雖然有些不同,但反駢這方面卻是一致的。所以理學的興起,對古文運動也有推動作用。宋代是古文運動的成熟期。
而所謂唐宋八大家,他們自然是古文運動的主流,其作品受到後人肯定與傳誦,也是其來有自。儘管他們不像韓愈等人那種高聲疾呼與振衣千刃崗的態勢,但文筆與內容的同趨化,就是最好的參與行動。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