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台灣山蘇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台灣山蘇


教育Wiki

台灣山蘇

目錄

基本資料

學名:Asplenium nidus L.

英文名:Bird's-nest fern、Nest fern

別名:台灣巢蕨、巢蕨、鳥巢蕨、雀巢蕨、歪頭菜、鳥巢羊齒、雀巢羊齒、山蘇、山蘇花、七星劍、尖刀如意蕨等

植物分類:鐵角蕨科(Aspleniaceae)鐵角蕨屬(Asplenium)(註1)

植物形態:著生或岩生植物

原產地:非洲至波里尼西亞一帶、澳洲、亞洲熱帶區及東南亞地區等

用途:食用、藥用、盆栽、板植及寄植觀賞等

介紹

鐵角蕨科(Aspleniaceae)鐵角蕨屬(Asplenium)的台灣山蘇,其一般為著生或岩生之植物,其性傾向高溫多濕之環境,適溫約為20~30度左右,耐陰,偏好具有蔭蔽且空氣濕度較高之空間,原產於非洲至波里尼西亞一帶、澳洲、亞洲熱帶區及東南亞地區,現今台灣則普遍多種植於低海拔地區,著生為主,偶為岩生,數量非常多,一般著生於林下、林緣潮濕環境之樹幹或岩石枝上。(註2)

鐵角蕨科(Aspleniaceae)的台灣山蘇一般根莖粗短而直立,緣葉自地下莖生長,自中心向周圍開展為巢狀。

台灣山蘇的葉片為劍狀長橢圓形,具短葉柄或近於無柄,色綠,屬革質,單葉,全緣長可達150公分左右,寬則約在10~15公分左右,葉軸之背面呈圓弧狀突起,一般為叢生,呈覆瓦狀圓形排列,其狀似鳥巢一般。

果實

台灣山蘇在其葉背處具有孢子囊群長線形,大概位在中肋和葉緣之間,由中肋延側脈著生,通常長度約為葉軸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參考書目

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254。

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13。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台灣山蘇

英文關鍵字:Antirrhimum majus L.

相關教學資源

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57681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