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比量表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史比量表
詞條名稱:史比量表
教育Wiki
史比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
目錄 |
起源
比西量表雖然於自於法國,卻是在美國發揚光大,1916由美國史丹佛大學推孟(Terman)及同事共同發表比西量表史丹佛修訂版,簡稱史比量表,也是應用最廣最具權威的個別智力測驗。(註1.3)
修訂
- 1. 比起比西量表,1916年修訂史比量表有三分之一的題目是新增的,且也將許多舊題目修改並重新分配到不同年齡層,同時也增加原先標準化量表樣本的數量。最重要的特點是,改採德國心理學家史騰(Stern)所創的比率智商(ratio intelligence quotient,ratio IQ),所代表的意思為心理年齡(MA)和實際年齡(CA)的比率,反應出個人心理發展速度。計算公式為:智商=(心理年齡÷實際年齡)*100。
- 2. 1937年修訂中,量表的年齡向下、上延伸至2歲即22歲年齡組,同時改善評分標準和指導說明,題高標準化和評分者堅信度。此一修定共含有L和M兩個相等複本,做替代使用。
- 3. 1960修訂後,除了內容更新外,同時也將L和M兩複本上效度較高的試題,合成一單本「L-M」,可適用於二歲以上的兒童和成人。此外,計分方式也改採離差智商的觀點,因為智力到了成年後就不會再增加,因此以比率智商的計算方式,到成年過後智商會開始出現不合理的解釋。
- 4. 1986年修訂除了在評鑑受測者在各種能力上的發展之外,尚可用來協助資賦優異、智能障礙、學習失調等個案之診斷。新版本量表保留年齡差別、一般心理能力、廣大內容範圍和標準分數的概念,但放棄年齡量表,而改採點量表,以同樣內容的題目組成15個不同分測驗。並將智力界定三層次,第一層次為一般智力(G因素),第二層次為三個群因素,包括晶體能力、流體-分析能力和短期記憶,第三層次為語文推理、數字推理和抽象/視覺推理。
- 5. 2003再次進行修訂後,至今仍是廣受使用的智力測驗。 (註1)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史比量表
- 英文關鍵字:Stanford-Binet Scal
參考資料
- 註1. 郭生玉(2010,三版)。教育測驗與評量(頁471~486)。臺北市:精華書局。
- 註2. 張春興(2009,重修版)。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文題的科學(頁353~354)。臺北市:東華。
- 註3. 陳皎眉(主編)(2009,初版)。心理學 (頁340~341)。臺北市:雙葉書廊。
- 註4.王文中、陳承德(譯)(2009,初版)。心理測驗(頁322~326)。臺北市:雙葉書廊。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