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吳沃堯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吳沃堯


教育Wiki

目錄

吳沃堯

吳趼人(1866年5月29日—1910年),原名沃堯,字小允,又字繭人,廣東佛山人,作家。筆名有偈、佛、繭叟、繭翁、野史氏、嶺南將叟、中國少年、我佛山人等,筆名中尤以「我佛山人」最為著名。

生平

吳趼人生於同治五年,廣東佛山人,其曾祖父吳榮光,曾任湖南巡撫,代理兩廣總督;祖父莘佘,官至工部員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補巡檢。18歲離家到上海,曾在茶館做夥計及在江南製造局擔任抄寫工作。於1897年開始在上海創辦小報,先後主持過《字林滬報》、《采風報》、《奇新報》、《寓言報》等,其中尤以《寓言報》最為著名。1906年,擔任《月月小說》總編,發表大量文章,批評時政。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轟動一時,影響深遠,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專以揭露和譴責社會上的醜惡現象.

絕意於仕途,故只能靠賣文為生。一生清貧,卒於1910年10月在上海逝世,終年45歲,死時身上僅餘四角小洋,其喪事也是由朋友代為籌措,其遺體先停放在閘北潭子灣廣肇山莊,一厝20年,直至1931年9月21日才火化,骨灰埋在大場廣肇山莊。

著作

他創作的小說有30多種,人稱“小說鉅子”,是清末譴責小說的傑出代表,與李伯元、劉鶚、曾樸合稱晚清四大小說家。其他著名的作品有《新石頭記》《恨海》《趼人十三種》等,《情變》是他最後一部小說。

評價

吳沃堯性格強毅而多憤世之慨,所以文筆格外尖銳,他對社會問題的態度是"主張恢復舊道德"(《新庵譯萃》評語),所以抨擊的矛頭,往往針對舊道德傳統的破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