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吳藻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吳藻


教育Wiki

生平

吳藻(1799~1862),字蘋香,自號玉岑子,原籍安徽黟縣,父親是一位大絲綢商,長期僑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市),家道非常殷實。 徽商都十分重視子女的文化教育,從很小的時候起,吳藻就和姐妹們一起,接受全面規範的閨中教育。 吳藻天分極高,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尤工詞曲。吳藻在二十歲時,以雜劇《喬影》而聞名大江南北。 全劇只有一幕,寫東晉有“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韞,改作男兒裝,在書齋展玩自繪的男裝小影。 吳藻塑造的女扮男裝的謝道韞這一形象,逾越了當時社會中的性別界限,背離了當時傳統文化中的女子形象,表達了強烈地參與社會生活的願望,表現了朦朧的女性解放意識,代表了廣大女性的心聲。 她的老師陳文述曾勸其修道,並贈以法名“來鶴”。 在老師的鼓勵下,自丈夫去世之後,吳藻告別了以往的生活,決定一心學佛參禪。 從此,才三十餘歲的吳藻移居嘉興南湖,築“香南雪北廬”,與古城野水為伴,歸於那種青燈古佛的境界。


作品

吳藻將自己平生創作的詞作一一整理出來,編成了兩本集子,一是《花簾詞》,收集的是三十歲以前的詞作;一是《香南雪北詞》,在道光二十四年刊成,匯入了她三十歲以後的作品。


評價

胡云翼《中國詞史略》論述清詞提及的女性詞人惟吳藻一人,“詞譽遍大江南北,為清代女詞家中第一人。謝秋萍認為清代的詞,無論浙派與常州派,都是以模擬、雕琢、刻畫為能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