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吳錦發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吳錦發


教育Wiki

生平

吳錦發,筆名滄浪,1954年生,高雄美濃人。


吳錦發是70年代鄉土文學風潮中崛起的小說家,由於能敏銳地反映現實的問題,作品大都走寫實的路線,曾經是80年代初,最具本土環境、人文自覺的小說家。他的小說也曾經展現強烈地刻畫自己成長的鄉土民情和歷史記憶的寫作企圖心,如〈靜默的河川〉、〈叛國〉等作品,此外,具有濃厚、寬闊的人道關懷精神,也讓他的小說成為都市原住民的代言人,如〈燕鳴的街道〉,他對現實的敏銳,則讓他寫出〈突襲者〉、〈囊芭〉等尖銳現實諷刺的作品。進入90年代以後,成為新聞人,政論、時論文章,逐漸蓋過他的文學風華。

吳錦發創作文類包含論述、詩、散文及小說,1977年後以小說為主。吳錦發以社會學家犀利的眼光,透視臺灣社會已發生或即將發生的種種危機,故時而有歡笑悲傷的親情,時而有愛慾掙扎、纏綿悱惻的戀情,同時他的小說也見證了臺灣社會變遷中,城鄉衝突與倫理的迷失,並強調本土歷史文化的自尊。小說內容銳利深刻,描寫人物內心世界細膩感人,擅長以電影手法處理小說場景,且有強烈的歷史感覺和濃厚的人道關懷。

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小說新人推薦獎、吳濁流文學獎。

著作

短篇小說集:《放鷹》、《靜默的河川》、《消失的男性》、《燕鳴的街道》及稱作成長小說的「青春三部曲」;《秋菊》、《青春茶室》、《流沙之坑》──〈閣樓〉,是青春時代的自傳體小說;散文集:《永遠的傘姿》、《生態禪》;詩集:《生之曼陀羅》;另有《抓狂政治》等政治、時事評論集十餘種出版。另有《悲情的山林》、《願嫁山地郎》、《原舞者》、《生命Hiking》、《一隻鳥的故事》、《做一個新台灣人》、《妻的容顏》、《黃》、《處》、《雜》、《蛇》、《龍》、《天》、《玄》、《地》、《1988臺灣小說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