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周哈里窗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周哈里窗


教育Wiki

目錄

概說
1955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提出之概念,以兩人名字前二字母命名。根據自己和他人對自己的了解與否,橫軸分為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縱軸分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道,將人的內在分成四個部分:開放我、盲目我、隱藏我、未知我。
開放我
自己知道且他人也知道的部分稱為開放我,也稱公眾我。例如:性別、外貌、星座、婚姻狀況、職業、居住地、專長、興趣愛好等公開資料。隨著與他人相處漸漸熟稔,這個區域也會逐漸擴大,與朋友直接的接觸過程都是在此區塊發生。(註一)
盲目我
自己不知道而別人卻知道的部分稱為盲目我,也稱背脊我。可以是一些很明顯的心理特徵,也可能是不經意的小動作、口頭禪或行為習慣,例如不耐煩的神態。盲目我可能是一個人的優點或缺點,是需要他人告知或自我覺察才會知曉的個人特質。盲目我區塊的大小與自我觀察、自我反省的能力有關,通常內省特質比較強的人,盲點較少,盲目我區域小。
隱藏我
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部分稱為隱藏我,也稱隱私我。與盲目我正好相反,是是個人隱私、秘密,藏在心底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事。像是身份、缺點、回憶往事、特殊嗜好、疾病、欲望等,都可能是隱藏我的內容。在人與人的交往之間隱藏我的部分會漸漸減小。
未知我
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部分稱為未知我,也稱為潛在我。這是有待挖掘和發現的部分,通常是指個人的潛在能力或特性,例如個人經過訓練或學習後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才展現的才幹。
結論
「周哈里窗」的概念是期待個人能清楚掌握自己的四個部份,並透過自我覺察和他人回饋的方式使「開放我」越來越大,其餘三部份則漸漸縮小。充分地認識自我,方能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課題。(註二、註三)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周哈里窗
英文關鍵字:Johari window
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34068
參考文獻
註一:Pawpaw Poroduction. 瞬間看穿人心的心理學。許慧貞 譯。台北:世茂。p.56-57
註二:陳皎眉。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市:雙葉書廊。P.65-69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