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咬人貓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咬人貓
教育Wiki
咬人貓
目錄 |
基本資料
學名:Urtica thunbergiana Sieb. & Zucc.
英文名:Stinging Nettle
別名:蕁麻、刺草等
植物分類:蕁麻科(Urticaceae)蕁麻屬(Urtica)(註1)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地區:咬人貓通常廣泛分布於世界溫帶至熱帶等地區
台灣分布情形:咬人貓在台灣多生長於低至高海拔山部地區,常見其在林下、林緣蔭蔽處等地群集而生
用途:庭園防衛植物及藥用等
介紹
蕁麻科(Urticaceae)蕁麻屬(Urtica)的咬人貓,一般被歸類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性偏好溫暖、蔭蔽且潮濕的環境,適合其生長的溫度則大約落在攝氏十五度至二十五度之間,咬人貓一般在高冷地栽培效果較佳。咬人貓通常廣泛分布於世界溫帶至熱帶等地區,而在台灣則多生長於低至高海拔山部地區,常見其在林下、林緣蔭蔽處等地群集而生。咬人貓密生尖銳焮毛,帶有毒性,與皮膚接處則產生灼熱感。(註2)
莖
蕁麻科(Urticaceae)蕁麻屬(Urtica)的咬人貓,屬於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而其株高一般在三十公分至一百二十公分左右,全株密被毛,而其莖為直立狀,基部或為匍匐狀。
葉
咬人貓的葉片一般為對生,呈闊卵形,葉緣則為不規則的複鋸齒緣,具有葉柄構造。
花
咬人貓的花朵通常在夏季至秋季之間開花盛放,屬於穗狀花序,一般為頂生或腋生,雌雄異花,而雄花一般為白綠色,雌花則為綠色,花小,數量多。
果實
咬人貓通常結瘦果,其狀呈扁卵形,而顏色為褐色。
參考書目
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592。
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195。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咬人貓
英文關鍵字:Urtica thunbergiana Sieb. & Zucc.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