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哺乳動物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哺乳動物


教育Wiki

目錄

哺乳動物(mammal)
1. 哺乳動物是人類日常生活最熟知的動物。我們所圈養的動物及寵物大多是哺乳動物。現存哺乳類有三種:卵生哺乳類(單孔類)、有袋哺乳類及胎盤哺乳類。哺乳類是由爬蟲類演化而來,最大的特色是幼兒依母體乳汁獲取養分。大部分體表有毛髮;有肺、心臟以及一個完善的大腦皮層;口內有齒;為恆溫動物。(註2)
2. 哺乳動物出現在地球上已有一億多年將近兩億年了。當時,地球上正是翼龍在天空飛翔、魚龍在海中出沒,恐龍稱霸的時代。第一批真正的哺乳動物可能是像尖鼠那樣的小動物。牠們在夜間活動,以捕昆蟲和偷恐龍蛋為食。一直要到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逐漸消失、滅絕,哺乳動物才興盛起來,取代恐龍地位,成為地球生命舞台上的主角。我們今天所以能知道哺乳動物出現在地球的時間,是依靠化石的研究。(註1)

特徵

哺乳動物有三個特徵,使牠們有別於其他類別動物,也與其他脊椎動物不同(脊椎動物即具有內部骨架的動物,如魚類、爬行類及哺乳類)。首先哺乳動物是溫血動物,更精確地說是內溫、恆溫動物,亦即能從體內產生熱度,使身體維持在相當高的溫度,通常為35-40度C,且不論環境如何變化,都能將體溫保持於恆定範圍。其次,哺乳類動物具有毛髮或毛皮,就連看起來似乎完全沒有毛髮的哺乳類動物,如鯨魚、海豚,身上仍有一些地方具有毛髮。第三個特徵是雌性動物會以體內腺體分泌的乳汁哺育新生幼兒,這種腺體稱為乳腺,也是哺乳動物這整個類群的名稱由來。(註1)

繁殖(註1)

1.哺乳動物具有性繁殖,即雌性的卵細胞必須與來自雄性的精細胞結合,才能長成新個體的受精卵。無法像某些較低等的生物一樣禁行無性繁殖(僅由單一個體來繁殖後代)
2.求偶過程可確雌性與雄性哺乳的同種結合,以繁殖出健康且有生命力的後代。求偶過程包含聲音、體味及視覺,通常由雄性發出求偶聲,以吸引遠處的雌性動物;而許多雌性哺乳動物則會散發體味,告知雄性自己已準備交配。透過體態與動作的展現,交配對象可相互評估對方條件,挑選適當的配偶。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哺乳動物
英文關鍵字: mammal


參考書目

註1: 哺乳動物圖鑑,DK編輯群編,黃小萍譯,貓頭鷹出版社,2003,頁2。
註2:新編生物學,劉又彰等合著,永大書局有限公司,1996,頁171。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