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發教學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啟發教學法
詞條名稱:啟發教學法
教育Wiki
所謂啟發法,是啟迪學生智慧、啟發學生思想的一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注入法不同。注入法是由教師說、學生聽,只有教師的片面講述而無學生的活動,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毫無自動思考的機會;啟發法是教師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進行教學,上課時由教師提出問題,使學生運用思想去理解、分析、推論、判斷、綜合、批評,以求解答或解決問題,從而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經驗逐漸擴散,思想更為靈活。
目錄 |
舉例
- 啟發教學法之範圍並不固定,凡能啟迪學生思考、發展學生自動學習之能力的方法,均可稱為啟發教學法,在此以五段教學法為例以說明之。
五段教學法之應用
- 1.預備:教師在進行教學前之準備工作有以下三項:
- (1)認識學生
- (2)了解班級程度
- (3)詳細研究教材內容
- 在預備階段,"引起動機"也包含在內,其方法相當多種,或用複習舊課以引起動機,或用考察預習新單元以引起動機等等,方式繁多,要在以最能切合教材內容,引起最大學習興趣為原則。
- 2.提示:教師在引起動機之後,接著就提示教材。教師在概要講述和說明單元教材之內容時,要依次板書綱要,或預先製作教材綱要表,順序介紹。利用各種較具供學生觀察,以加深其印象,遇有與學生舊經驗有關之概念,要預作提示以引起學生注意。
- 3.比較或聯合:教師利用問答或討論之方式,指導學生對新舊經驗多做分析與比較,學生活動有以下幾種:
- (1)對於事物相似性之比較
- (2)事物間關聯性之比較
- (3)相對比較
- (4)次序改變之比較
- 由新舊概念的比較之下,主要在使學生注意觀念間之類似性,以便在總括階段達類化作用。
- 4.總括:教師利用問答、指導討論,將教材中之重要問題逐一解決或求得結論。在此階段之另一重要工作就是指導學生整理,將一課重點整理成簡單綱要,或製程表解,使學生獲得系統知識而非零碎之資料。
- 5.應用:教師在此階段是指導學生將學到之知識及技能,做應用之練習,或將學到之原理原則、公式和定理,應用到實際情境,以解決問題。
五段教學法之優缺點
- 1.優點:
- (1)教學前由教師詳細計畫,劃分教學階段,然後根據實施,易發揮教學效果。
- (2)在教學前,改變傳統之純粹講述法,除講述之外進而採用問答、討論、練習等方法並設計學生活動以資配合。
- (3)因能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易於訓練學生推理、判斷、分析、綜合和批評之思考能力
- 2.缺點:
- (1)由準備以至教學,均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一直處於被動地位,不易培養自動精神。
- (2)偏重以"教材"為中心,但教材均由教師準備,未必都能適合學生之興趣與需求。
- (3)此教學法適用於有組織和較艱難之教材;低、中年級淺易之科目內容不宜採用。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啟發教學法
- 英文關鍵字: Discovery Teaching Method
參考資料
- 高廣孚/著。教學原理,1988年初版,頁259-271。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