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單時估計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單時估計法


教育Wiki

目錄

單時估計法
理論原則
此方法即為對每一個工作內容或者作業時間做出一個估計時間,並且直接假設於正常情況下的估計時間,並非如三時估
計法中,還細分出樂觀時間與悲觀時間,因此可說單時估計法類似於三時估計法中的最可能時間。又因三時估計法中最後
的加權數為最可能時間所佔權數最多,因此單時估計法與三時估計法最後所得之結果將會極為雷同。
單時估計法與三時估計法的優劣
另一方面,在兩者方法中也各有其優劣,在單時估計法中可看出其計算相當簡易,只需計算最可能時間即可,但相對
的,其所得之時間結果也可能較不精確可靠。而單時估計法的缺點即為三時估計法的優點,因此可知三時估計法的時間結
果較可靠且準確,但其缺點則為計算上在複雜也耗時。在實際作業上,則依作業的性質而各採取不同的方法,於較簡單或
有經驗的工作上,通常採用單時估計法,因此較能掌握其變化性;而在複雜且經驗較少的作業上,則採用三時估計法,因
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採用三時估計法則較為保險。
估計注意事項
  1. 估計出來的結果並非百分之百的正確,因此應先有誤差的心理建設,來避免增加作業人員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估計的準確性。
  2. 應考量未來的可利用資源,包含人力及物力,如未考量進去,怕在真正執行工作內容時,發生原物料短缺之現象,進而影響完成時間。
  3. 估計時間的單位必須一致,例如皆用小時、日、週為單位,另外需格外注意的是,如採用日為單位,必須備註一日的工作時間為何;同理如以週為單位,必須註明一週的工作天數為何。
  4. 估計人員須充分了解其作業內容的執行過程,如此才能可靠衡量出估計時間。
  5. 估計的工作需由團隊來執行,盡量避免單獨個人來衡量,如此才能增加估計時間的可靠性,並且此團隊中需包含不同背景、態度以及經驗的專家或工作人員,以便集思廣益,發揮團隊效果。
  6. 估計時間的資料取得也十分重要,需有可靠的資料來源,而非憑空想像。
參考資料
註1謝文全(1985)。教育行政學,頁154-155。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