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際分工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國際分工


教育Wiki

國際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國際分工包括:不同產業、產業內、產品內三個面向。不同產業間的國際分工,由開發中國家生產初級產品,已開發國家生產製成品;或開發中國家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玩具、鞋帽等低階產品;已開發國家生產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如機械、電子等高階產品;形成垂直分工的合作體系。如日本將勞力密集型產業轉移至四小龍與東南亞國協,甚至中國沿海,即為一例。產業內分工則依生產鏈各個環節進行,包括技術層面、生產層面、銷售層面,已開發國家具有核心技術及關鍵技巧,掌管研發與銷售;開發中國家則進行加工製造。例如NIKE本身掌握設計及行銷,卻授權中國、越南生產。產品內分工指的是已開發國家生產技術層次高、且附加價值高的零件,開發中國家生產低附加價值的初級零件;例如中國承造美國波音737的尾翼及發動機製造即為一例。 後兩者屬於水平分工,使參與國成為生產體系的重要環節,是未來國際分工的一種趨勢。因技術密集產業有勞力需求,勞力密集型產業有技術需求,故未來國際分工的最佳區位時,將會融合兩者。勞力密集型產業所在國在此種趨勢下,須提升技術研發及銷售層面,或由下游組裝提升至上游生產,方能提高其生產地位與產品附加價值。出處:1.趙文丁(2003):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中國工業經濟2003年第8期。2.香港中文大學。延伸閱讀:1.趙文丁(2003),《新型國際分工格局下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中國工業經濟2003年第8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