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體動力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團體動力
詞條名稱:團體動力
教育Wiki
團體動力(group dynamics)
目錄 |
緣起
團體動力通常是指對於小團體個人互動的研究,最簡單的定義為運作團體的各種勢力,而這種勢力存在於某個場域或情境中,是相當複雜且相互依存的。團體動力的發展與當代心理學中場地論的關係最為密切,場地論的創始人為Kurt Lewin,兒團體動力一詞也是Lewin於1947年創用,他被公認為團體動力學之父,並於1945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立第一個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註1)
定義
- Cartwright和Zander(1968)年對團體動力的訂出了以下三個通俗定義:
- 1. 指一種政治意識形態:關心的是如何組織與操弄團體。
- 2. 指一套技巧:關心團體歷程的觀察和回饋、團體決策及各種團體技巧。
- 3. 指一種探討團體性質、發展法則及其與個人或其他團體之交互關係的知識領域。
- 而根據Cartwright和Zander(1968)的說法,團體動力具有以下特徵:
- 1. 強調理論價值的實徵研究。
- 2. 著重於團體現象的動力及其相互依存的關係。
- 3. 強調科技整合的研究,包括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教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跨學門的研究。
- 4. 強調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
- 當今團體動力學的定義已逐漸有了共識,是由上數第三個通俗定義演化而來:團體動力是研究團體中行為的科學,目的在促進團體性質、團體發展及團體與個人、其他團體或社會間交互關係的了解。(Johnson& Johnson,1994:14-15)
特點
團體動力的另外兩大要素為社會互動或是人際關係,社會互動體系中,個人在小團體的互動受個人因素與環境背景因素所交互影響,個人因素包括特質、人格等,而環境因素則又可以分為大環境因素,包括社會、國家;以及小環境因素,包括家庭;同儕。環境的特質影響個人的角色認定與角色扮演,特人會將這種認定的角色特質帶入團體中,從而影響社會互動,進而影響團體動力。(註1)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團體動力
- 英文關鍵字:group dynamics
參考資料
- 註1.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2010,二版)。團體輔導 (頁57~61)。臺北市:心理出版。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