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外部聯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外部聯盟


教育Wiki

目錄

外部聯盟

理論原則

學校外在的重要影響者包括許多團體,例如:教師協會、工會、家長-教師協會、納稅團體、州政府教育部門、大學院
校的聯盟、專業組織、媒體,以及其他組織化的特殊利益團體。這些外在團體多數將他們自己的利益和外部的權力帶入學
校,影響學校的活動。當他們在學校正式決策結構外部運作時,他們所關注的問題在於如何達成所渴望的成果。
Mintzberg注意到外部聯盟對於組織的影響大不相同的情形,並且依照它的影響程度提出了三種外部聯盟-支配的、分離
的,和消極的。
外部聯盟的形式

支配型的外部聯盟

支配型的外部聯盟是由單一有力的影響者或由一群行動一致的外部影響者所構成。在這種情況下的外部聯盟相當有力
量,以致於它不僅支配苦內部聯盟,也支配著教育董事會及教育局長。實際上,對於外部聯盟而言,教育董事會和教育局
長只是工具而已。例如,像「回歸基礎」這種社區議題有時會變得很受歡迎,以致於外部影響者有組織的團體所作的共同
努力,不僅能支配課程的改革,如果在未受到挑戰的情況下,更能支配學校的基本政策和活動。
支配聯盟並非不會受到挑戰,事實上,這似乎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當其他的團體和個人進行結盟和採取行動時,支配聯:
盟會受到挑戰。沒有支配性的外部權力聯盟,組織的權力系統會依其基本的方向尋求改變。當外部聯盟從獨立且相互競爭
的個人和團體影響者中分出來時,組織則會被推向不同的方向以回應衝突壓力。

分離型的外部聯盟

當一些(通常為兩個或三個)不同的影響者組合出現,分離型的外部聯盟便存在。如此一來,在衝突團體之間的影響力
便達到一種粗略的平衡。舉例而言,在學校的社區中,保守與進步兩種外部聯盟之間的影響力可能處於平衡狀態。課程與
教學方案經常是各聯盟競爭時想要控制的戰場。他們的權力鬥爭反映在教育董事會上,且蔓延至學校內部聯盟中。
Mintzberg認為分離型的外部聯盟通常會影響教育董事會以及學校內部聯盟的政治性。

消極型的外部聯盟

當外部影響團體的數量持續增加到每一個團體的權力分散,且很有限時,便成為消極型的外部聯盟。這種外部聯盟行動
變得消極了,因而權力便則集中到組織的內部。對於大多數分散性的團體而言,漠不關心成為最自然的策略。當影響者維
持分散和消極的態度,外部環境是相對穩定和平靜的;而這樣的環境受到許多行政人員的歡迎。
關鍵字
中文:外部聯盟
英文: External Alliance
參考書目
註1林明地、王如哲、王瑞塢、江芳盛、何宣甫、李安明、林純雯、張明輝、湯堯、黃宗顯、簡玉敏、謝文豪、魏惠娟譯 (2003)。教育行政學-理論,頁295-296。研究與實際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