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多元文化主義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多元文化主義


教育Wiki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係指一個國家或社會中不同文化群體以及不同族群之間彼此保持其獨特的文化,相互尊重,和諧共處,甚至欣賞其各別差異,而該國家、社會也不以任何一個文化作為主導性的文化,強調文化的多樣性。(註1)

自1970年代開始,新的、更符合全球多數國家之人群組成特性的社會意識與價值逐漸抬頭、興起,這便是「多元文化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者以「沙拉腕」以及「馬賽克」作為其比喻,來說明社會中的人群組成方式:一個國家或社會由各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組成,這些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並不需要「熔」成同一種顏色與味道,而是透過不同、多元的文化展現,共同來豐富一個國家或社會。透過增加對不同民族、族裔的文化傳統的理解,來促使人們尊重不同文化的傳統等,並進一步消除對其他民族、族裔文化的誤解,以克服、消彌因彼此間互不理解而產生的激烈文化衝突,甚至減少對其他文化、種族的偏見,培養對於群體差別欣賞的態度。而如此的理想狀態則需透過適切的社會學習來推進,以使各個族群、團體之間能相互容忍,了解不同的問話各自具有其獨特性,進而尊重、欣賞彼此之間的異同。(註2)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係指在一個集團群體、社會共同體、區域聯合體等系统中共存的、彼此相互接觸、聯繫且各自具有其獨立、不同於他者的文化特徵的各式文化。

參考資料

註1: Craig Calhoun/Donald Light/ Suzanne Keller原著,林瑞穗編譯,《社會學概論》,(臺北市:麥格羅希爾,2004)。

註2: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三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