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多重障礙兒童輔導原則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多重障礙兒童輔導原則


教育Wiki

多重障礙學生的教學原則除可參看本書各章之重點外,教師應當進一步依據這類學生較為複雜和多樣的特殊需求,規劃發展性或功能性的課程模式。Brown和Snell指出,學校食物中最具效度的重度障礙學生的需求的教學:

1. 融合。

2. 合作的團隊。

3. 統合治療。

4. 有系統地、以活動為基礎的教學。

5. 以資料為基礎的決策。

6. 正向行為的支持。

以下列出重度及多重障礙學生相關的教育及輔導重點。

目錄

一、設計功能性課程

「課程設計」的考量要素包含內容、目地和歷程、環境;其層面含括學生學習的整體經驗。在考量重度障礙課程時,重點不僅是「學科的內容或教材」,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的計畫」以及「和環境互動的過程和經驗」。因此,重度障礙課程特別注重在如何幫助他參與—及講求「功能性」。

二、教導動作技能及規劃無障礙環境

教師在面對患有腦性麻痺的多重障礙者時,要特別注意其自主和反射動作,粗大和精細動作、各種情境下的擺位和移動等有關發展和學習的課題。在面對視障兒童時,擇要特蝶注意其如何功能性地利用殘餘視覺或其他感官能力來發會動作技能。一般學校系統可以向縣市教育局特教資源中心申請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等專業服務,由教師在自然環境中配合相關復建計畫。

三、教導自我照護能力

兒童的早年階段式獲得自我照護技巧的最佳時機,隨著發展,兒童便開始想為自己做些事情已逐步發展獨立性。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多重障礙、輔導

英文關鍵字: Multiple disabilities、Coach

參考資料:

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441-448,華書局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