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庄事件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大庄事件


教育Wiki

故事

1888年8月2日台東直隸州所屬的里壠庄即新開園府的漢人移民者及平埔族人,因為卑南撫墾局委員雷福海等官員的壓榨及欺凌婦女,乃率眾700餘人到大庄局殺害委員雷福海、司事翁源、局書何茂、王升並局差、局勇等,而爆發所謂的「大庄事件」。啟示的平埔族包括:迪階、馬魯零、觀音山、大庄、頭人埔、萬人埔、李仔坑、石碑、里坑、公埔、新開園和里壠等十二庄(以上各庄即今日台東縣關山鎮、池上鄉及花蓮縣的富里鄉一帶)。制8月5日起事之平埔族人已攻入台東平原,並與呂家望社(今屬卑南族之利嘉部落)連結,共同圍困清軍於埤南局(今台東市天后宮一帶),職志8月21日黎明,台灣總兵關萬國本帶隊乘坐伏波輪抵達卑南登陸、內外夾攻,起事的平埔族各庄及呂家望社眾,才在圍困卑南營署17晝夜後退回呂家望社。8月29日清軍兵分三路進攻呂家望社,遇到起事者都是堅強頑抗,9月1日起清廷派北洋水師之致遠、靖遠(註1.)兩軍建自海上發炮助攻,至9月21日呂家望社終於不敵而投降。整個事件歷時近兩個月。根據宋龍生依文獻及口碑描述,本事件是反清的漢人和當地原住民結合以抵抗清政府貪吏而起的事件。此一事件影響遍及今日的花東縱谷,由於州府在水尾(今花蓮瑞穗鄉)受創頗深,所以台東直隸州府暫於埤南(今台東市)辦公,直至清政府割台給日為止。文獻記載:本事件呂家望社結合近社一同反抗清政府,然而卻始終未明白顯示到底哪些部落曾參與過這場戰役,而事件離今世不遠,卻少見卑南族以及其他諸社相關的口傳。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靖遠

英文關鍵字:Jingyuan

出處

許雪姬/著。台灣歷史辭典,2004年出版,頁87~88。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