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力指標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學力指標


教育Wiki

一、定義

基本學力指標一詞,可說是我國首創的名詞,在國外文獻中並無相同之詞句出現,若勉強來說,同為監督教育品質之做法,在美國稱為education indicators或performance indications,日本則以課程標準為基礎,進行基本學力調查,英國則稱為attainment targets。基本學力指標是個複合概念,茲綜合國內外學者的意見,分述如下

(一) 基本學力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討論,學力應有以下數個概念:

1. 它是學生在學校應學得的基本能力,此種能力的習得才能確保教育品質在一定水準之上。

2. 它的內容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學力是指一個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廣義的學力是指人的能力的總合。

3. 基本學力的內容隨著時代與課程標準的改變,社會的要求、政策的需求、教育目標的改變,都會影響學力的內容與定義。

4. 基本能力是可以藉著某些量化的規準來測得的。


(二) 指標的定義

在今日量化導向的世界中,必須有一些規準以指出或反映某些現象,因此經常可以看到「指標」二字,至於它的意義,蓋可臚列如下:

1. 指標係根據理論而選出的一些統計量數,它所處理的現象中可量的建構,對於所測量的對象提供一個描述,但並不進行深入的價值判斷。

2. 指標是提供資訊以描述教育系統,扮演早期預警系統,它不提供診斷,僅建議行動的需要。

3. 指標應有於教育目標,具有量化與標準化的特性,並且盡可能的單純化,沒有偏見以提供有效的資訊來發現問題。

4. 綜合上述學者的意見,指標的定義較不分歧,它是只為了發掘系統或制度中的問題而發展出一套客觀且量化的規準。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學力指標

英文關鍵字: education indicators或(performance indications)

參考資料

陳國彥博士著。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民國85年3月,頁162-164,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