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習動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學習動機


教育Wiki

學習動機

目錄

定義

所謂動機,是只維持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使該一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或是內在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做某件事的原因為和,那個促使他去行動的動力,而現在加上學習兩個字,此時他的主詞是教師,因此是指稱當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能夠引發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並促使該活動的進行朝向教師一開始所設定的目標方向。

歷程

此名詞之所以要如此定義,乃是在於唯有如此的說法,才能夠將學生與教師的教學做一連結,促使學生進行學習。唯有當學生願意跟隨著老師的循循善誘下,進行學習時,老師原先所預設的教學目標才得以達成,而此時我們會將此項學習的成功,歸因於學習動機的產生。

教學上的運用

當在進行教學現場的時候,會發現其實學生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對於各種學科的學習都具有濃厚的學習動機,另一種則是只偏種單項學科,即使老師的教學活動都是一致的,也無法促使只對單一學科感興趣的學生,進行巨大的轉變,此時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分為兩種,一為普遍型學習動機、二是偏重型學習動機,首先第一種通常不是短時間內培養出來,或是一個老師就能夠促使他有其概念,而是在他一連串的學習歷程中,可能一直都保持著品學兼優,而使其養成這種習慣、興趣、態度等等,是一種連續性的歷程,因此當達到一定年紀後,即使遇到不負責任的教學,同樣能夠維持其學習的動機。至於後者偏重行動基,則是在其學習的過程中,可能遭遇過某個不適任教師,造成其對該學科的厭惡,或是得不到該有的成就感,而造成這種狀況,也有可能是其在各項學科中都得不到成就,唯獨此項學科可以獲得良好的成績,因此造成往後學習的歷程中,唯獨偏重單一類別產生學習動機。

關鍵字
中文:學習動機
英文:motivation to learn
參考書目
注1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頁218-220。台灣東華書局。
注2 Robert.E. Slavin (2005),(張文哲譯)。教育心理學,頁376-379。培生教育出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