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完全數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完全數


教育Wiki

完全數(Perfect number)

目錄

定義
首先畢達哥拉斯提出了許多數的名稱,包含偶數、奇數、質數、合成數,較特別的為虧數、完全數、過剩數,而此三者有相
對應的關係。首先虧數為所有因數加總後的和比實際的數還小,舉例而言,8的因數有1、2、4,而其總和為7,可看出8小於
7,因此稱8為虧數。另外過剩數為所有因數加總後的和比實際的數還大,舉例而言,12的因數包含1、2、3、4、6,其總和為
16,可看出16大於12,因此稱12為過剩數。因此完全數的部分即為其因數加總後洽為其實際數字,舉例而言6的因數為1、
2、3,因此稱6為完全數。(註1)
聖數
了解完全數後,可進一步探討聖數的定義,所謂聖數即為可進行完美的分解,因此給予其”聖”的名稱,且聖數可利用完全
數的方式來完美呈現,以下將舉例介紹完全數與聖數之關聯性。舉例而言,36可表示為6的平方,而在上述中提到6為完全數,
可表示成6=1*2*3=1+2+3,因此36則可表示成(1*2*3)的平方,或者可表示成(1+2+3)的平方,因此畢達哥拉斯認為此為
可完美的分解,因此進一步給予他聖數的名稱。(註1)
完全平方數
而在現代較常見的名稱為完全平方數,此完全的名稱則由上述定義中而來,可看出畢達哥拉斯在數學上的貢獻,有助於現今
對於平方概念的理解。實際上完全平方數類似於聖數的概念,意旨一個數字可以利用完美的分解方式,表示成另一個數的平
方。舉例而言,49可表示成7的平方,而此時49則可稱為完全平方數,但卻無法分解成聖數的樣貌,因7的因數只有1與自己本
身,因此7並不能稱為完全數,此即為學生易搞混之處,應給予適當的提醒。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完全數
英文關鍵字:Perfect number
參考資料
註1 仲田紀夫/著。小學生數學大疑問,2001年初版,頁122~123。國際村文庫書店有限公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