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家庭壓力理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家庭壓力理論


教育Wiki

家庭壓力理論

家庭身處於生態系統(ecosystem)之中,無可避免的受其影響。假若生態系產生改變,如社會經濟變動、自然災害等,則往往給予家庭壓力,甚至產生衝擊而需要改變。以下則以家庭壓力理論ABC-X模式(ABC-X model)及雙ABC-X模式(double ABC-X model)討論、解釋。

目錄

ABC-X模式

在ABC-X模式下,A指壓力事件(stressor event),B指家庭所擁有的資源或家庭強力(the family resources or strengths),C指家庭對壓力事件的界定(the definition or meaning),而X則指壓力的高低程度或危機(degree of stress or crisis)。ABC-X模式討論壓力事件本身、家庭資源、家庭對壓力事件的看法及個因素交互作用對家庭之影響及處理壓力事件之結果等。

(一) 壓力事件-A因素

凡使家庭系統中之結構、目標、角色、價值等因子改變者皆稱為壓力事件,其可能為正向或負向,可分為可預期與不可預期兩類。

(二) 家庭擁有的資源-B因素

家庭資源可分為「個人資源」、「家庭系統資源」及「社會支持體系資源」三類。

(三) 家庭對壓力事件的界定-C因素

家庭可以將壓力事件作為一挑戰或學習的機會,也可能將壓力視為絕望、困難或難以處理的。

雙ABC-X模式

McCubbin及Patterson將Hill所提出之ABC-X模式再加上「時間系列」作考量,此即是將家庭面對壓力或危機後的因應,用以解釋家庭危機處理之後的調適情況,以此發展雙ABC-X模式。在此模式中影響之因素包含:累積性壓力事件(Aa因素)、現存及新開發的資源(Bb因素)、對上次事件危機、累積性壓力事件、現存及新開發的資源的界定(X+Aa+bB)即Cc因素及調適(adaption)作為xX因素。

參考書目

註1:謝美香,<由家庭生態系統理論探討家庭壓力管理>,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第52期。

註2: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頁40-45。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家庭壓力理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