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家庭重建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家庭重建


教育Wiki

目錄

家庭重建之意涵

家庭重建是Satir在聯合家族治療的重要技術。Satir在從事多年的家族治療工作後,結合了完形、心理劇、雕塑、催眠、潛意識、冥想的形式,目的在使個案探索家族三代的重大事件,確認事件對自己的影響、正確的認識父母、探索自我的人格。並進一步引導個案探索經驗的新意義,解決受原生家庭所影響的不良關係型態。家庭重建的基本概念為,人的過去是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事件本身無法改變,但是人對於事件的知覺和看法可以改變。一次完整的家庭重建會花上十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由身為導演的諮商師引導主角的個案回溯過去的原生家庭,讓主角邀請其他成員參與演出,模擬主角原生家庭的生活。在演出的過程中,導演協助主角找到新的意義。

家庭重建之特性

1. 針對家庭之一的成員工作,其他的家庭成員不一定要出席。

2. 在團體中進行個別的心理治療,同時兼具團體治療效果。每個段落都可以進行分享,除了探索者本身,對於參與家庭重建的其他成員也會有正向幫助。

3. 是一種理論,也是一種方法,可以由不同理論取向的治療師所使用。

家庭重建之目標

1. 使家庭成員能確認自己在過去所學習到事物的起源。

2. 協助他們對父母有更正確的認識。

3. 協助他們探索自己的人格。

家庭重建之優點

對於原生家庭已不存在的個案而言,可以藉由團體來模擬其家庭三代的生活情形,讓個案可以在過去經驗中重新體會出新的意義。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家庭重建英文關鍵字:family reconstruction

參考資料

1. Gerald Corey (2009).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09)p. 279-302

2.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7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