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雕塑_(Family_sculpting)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家庭雕塑_(Family_sculpting)
詞條名稱:家庭雕塑_(Family_sculpting)
教育Wiki
目錄 |
家庭雕塑之意涵
家庭雕塑是Satir聯合家族治療的重要技術之一。家庭雕塑是根據成員在家庭中的溝通互動關係,請成員用身體排列出在家庭中的溝通姿勢,藉由具體的身體姿勢,讓家庭中界限、互動模式浮現,變得更清楚。靜態的身體雕塑,能協助成員覺察家庭互動方式,且讓成員有機會表達對彼此的看法,以及對互動關係改變的期望。進而使家庭互動能正向地改變。
五種溝通型態
Satir認為個體有五種因應壓力的溝通互動方式。個體會把在家庭中的互動關係帶到現在的生活中。五種溝通型態說明如下:
1. 討好型:犧牲自己去取悅別人,這種人會不斷地去贊同別人,討好型的人缺乏內在價值感,常覺得沒有人喜歡他們,害怕被別人排斥,常常為重要他人做太多事情。
2. 責備型:犧牲別人來維護自己,這種人有支配傾向,常常會批評別人,責備型的人內在常有寂寞和不成功的感覺。為了維護自我價值感,他們藉著指責別人把錯誤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3. 超理智型:他們像是一部沒有情感的電腦,常常以道理和分析作為溝通的方式,超理智型的內在易受傷害,所以把情感鎖緊,避免挫折,卻因此常常造成別人對他們的疏遠。
4. 打岔型:表達的方式會離開主題且缺乏意義,用開玩笑或是提出其他主題的方式來溝通。打岔型的人內心常覺得沒人關心與在乎他,害怕得罪他人,對事情沒有明確立場。
5. 一致型:以直接且坦誠的溝通方式,表達出的訊息與內在感覺是一致的。一致型的人信任自己的內在價值,能以信心與勇氣面對問題,使人感覺舒服、自由與坦誠,是能夠維持高度自我價值的溝通方式。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家庭雕塑英文關鍵字:Family sculpting
參考資料
1. 程薇(2011)。諮商與輔導。台北:志光教育文化。P.9-7~9-9
2.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74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