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層積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層積雲


教育Wiki

目錄

層積雲(Stratocumulus)
是雲族中型態變化最多的雲種之一,經實驗後有平坦、小丘陵、波浪、微波、起伏丘陵、巨大波浪、狂浪等七種頂部形狀類型。

形成

其展延面積較為寬廣,主要由水滴或過冷水滴所組成,平均厚度約3~5百公尺。
由於這類雲的厚度有限和氣流上升緩慢,經過路程短,所以層積雲中的水氣凝結有限,縱使產生降水,強度也是小的,

在亂流不規則環流的過程中,水滴在層積雲中停留很長的時間,體積變大後才可形成毛毛雨。<註1>顏色呈灰色、白色,或兼有灰白兩色,以塊狀、片狀或層狀呈現。<註2>

雲海

層積雲還有個美麗的景象,叫「雲海」,登上1500公尺以上的高山,向下望去,一片像大海般寬闊的雲,就稱為「雲海」。
在低空中一連串凹凸有形的雲,覆蓋的部位,天空就會變的陰暗,但是這種雲的下雨率不高,有時還會因這種雲的關係,氣象預報會由晴天轉為陰天,這時候站在高山上往下看,就是一整片的雲海。
大部分的雲海是由一整片的層積雲所形成,通常在清晨氣溫最低的日出前開始發展,在日出陽光照射在雲端時,雲海就會開始翻湧,隨著氣溫的上升而消失。<註3>

最佳觀賞地點

在台灣觀賞雲海最有名的地點非阿里山莫屬,在冬末和春季是最好觀賞的季節,因為11月過後,東北季風開始盛行,夾帶大量的水氣受到中央山脈的阻擋抬昇,常常凝結成豐厚的層積雲,這些層積雲雲頂高度均小於或等於2000公尺,比阿里山旅遊地區之海拔高度低,所以在山上看過去,但見平坦的層積雲像厚厚的棉花糖海,好不美麗。<註4>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層積雲
英文關鍵字:Stratocumulus

參考書目

<註1>雲的奧秘圖鑑篇 ,游丕若攝影撰文,人人出版出版一刷2002.03.31。
<註2>台灣是座氣象博物館 ,俞川心作者,果實出版.初版2004.10。
<註3>氣象觀察圖鑑-不可思議的天,武田康男作者,劉麗文譯者,日月文化出版一刷2007.10。
<註4>台灣的氣象與氣候 ,陳昭民作者,常民文化事業出版四刷2001.6。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