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芙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山芙蓉
教育Wiki
目錄 |
山芙蓉 Confederate-rose changing rose
基本資料
- 科別:錦葵科
- 學名:Hibiscus taiwanensis
- 別名:台灣山芙蓉、狗頭芙蓉、千面美人
- 類型:大灌木或小喬木,高約三至八公尺
- 生育環境:海拔兩千兩百公尺以下陽光充足的草生地及開闊地
- 莖的特徵:直立木質、粗壯多分枝,枝有灰白色柔毛
- 葉的特徵:互生,厚紙質,半圓形,長六至十公分,三至五淺裂,裂片為闊三角形,葉柄長十四至十七公分
- 花朵著生位置:腋生單朵,雌雄同株
- 苞片:總苞八片,線形,長八至十二釐米
- 顏色:白色,綻放後逐漸變成粉紅或紅色;具長花莖六至八公分
- 花被:萼片鐘型,五裂,外被星狀粗毛;花瓣淺鐘型,基部連生,有毛
- 雄蕊:多數雄蕊基部合生為雄蕊筒
- 果實型態:球型有毛,蒴果,大小約二公分
- 生活週期:萌芽期約三至四月、花期六至八月、結果期八至十月、落葉期十一至十二月<註1及2>
園藝界的明星植物
- 山芙蓉的花朵在清晨初綻放時為白色或粉紅色,到了午後至傍晚凋落時則是紫紅色或桃紅色,一日數變十分特別,非常有觀賞價值,盆栽或園植均甚理想。<註1>
用處多多的山芙蓉
山芙蓉的花朵在洗淨之後可炒食或拌生菜沙拉,也可和麵粉漿油炸後食用;在藥用方面,根莖在曬乾之後,可用於消炎、解毒、清肺、涼血和解熱,還可以為牛隻治病。 此外,它的樹皮富含纖維,可充當繩索原料,野外住宿或求生時可多加利用。<註3>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山芙蓉
- 英文關鍵字:Confederate-rose changing rose
參考書目
- 註1:台灣野花365天秋冬篇118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
- 註2:台灣高山野花圖鑑83頁,林文智著,淑馨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 註3:台灣的常見野花新增篇66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