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山芥菜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山芥菜


教育Wiki

目錄

山芥菜 Rorippa indica(L.)Hiern

基本資料

科別:十字花科
學名:Rorippa indica
別名:葶藶、白骨山葛菜、印度蔊菜
類型:多年生草本;植株約20至50公分高
生育環境:路旁,原野草地或荒廢地;花期約在1至5月
莖的特徵:初生時植株平貼地表,抽莖後多分枝
根的特徵:主根很長
葉的特徵:互生,根生葉呈羽狀深裂,莖生葉披針型,無柄
花朵著生位置:總狀花序,生於枝端
類型:雌雄同株,花朵直徑約4至5釐米,花序長4至6公分,黃色,花莖短
花被:萼片線狀長橢圓形;花瓣4枚,呈十字排列,花瓣鈍頭如蓖形
雄蕊:6枚,4長2短;柱頭1枚
果實:長角果,黃色細長圓柱形,略上彎曲,大小約2公分長<註1>

觀賞特性

觀花。為台灣特有種,常群聚生長,盛花時一片金黃。
性喜陽光適中而微濕之地,溪谷、河床及道路兩旁皆可見之,合歡山區由克難關至合歡山莊途中或在寒訓中心附近可見較大族群生長。<註2>

莢果與長角果

山芥菜的果實為長角果,看來像是一根根或一條條袖珍的豆子,模樣其實和豆科植物的莢果很相似,但長角果是由兩片心皮癒合而成,在裂開時呈兩個瓣裂,且中間有一層薄薄的膜,而莢果只由一片心皮構成,並無薄膜。

食用與藥用山芥菜因帶有類似芥菜的辛辣味而得名,在開花前採拾嫩芽先以沸水去其辛辣味後可炒食食用,莖葉搗碎可敷治腫毒,全草煮服還能散熱發汗。<註1、3>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山芥菜
英文關鍵字:Rorippa indica(L.)Hiern

參考書目

註1:台灣野花365天秋冬篇176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
註2:台灣原生觀賞植物,高海拔80頁,沈競辰,黃獻文,賴國祥著,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2007年12月出版。
註3:台灣自然大系珍藏版,台灣的常見野花第一輯111頁及114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