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山蘇花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山蘇花


教育Wiki

山蘇花

目錄

基本資料

學名:Asplenium antiquum Makino

英文名:Bird's-nest fern

別名:山蘇花、鳥巢蕨、巢蕨、歪頭菜、鳥巢羊齒、雀巢羊齒、山蘇、七星劍、尖刀如意蕨等

植物分類:鐵角蕨科(Aspleniaceae)鐵角蕨屬(Asplenium)(註1)

植物形態:著生或岩生植物

原產地:亞洲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地區

用途:藥用及盆栽等


介紹

鐵角蕨科(Aspleniaceae)鐵角蕨屬(Asplenium)的山蘇花,其通常被歸類為著生或岩生的植物,其生長一般喜好在溫暖的地區,耐高溫,而適溫則大約落在15~25度左右,適合栽培於高冷地帶,其耐蔭,耐旱,且喜好蔭蔽而空氣濕度相對較高之處,原產於亞洲日本、韓國及台灣一帶,台灣現今多將山蘇花栽植於中海拔的山區,大多傾向著生於潮濕環境的樹幹、岩壁之上。(註2)

鐵角蕨科(Aspleniaceae)的山蘇花,屬於大型的著生或岩生植物,其一般平均株高約在80~100公分,根狀莖一般粗短而直立,近木質,深棕色,其先端則密披闊披針形的鱗片,全緣,屬於薄膜質,深棕色且帶有些微光澤。

山蘇花的葉片一般為簇生,呈覆瓦狀圓形排列,其狀似鳥巢一般。山蘇花的葉片具有葉柄,為禾稈色或暗棕色,質地近木屬革質,葉片狀為為劍狀長橢圓形,全緣,葉長可達70公分以上,其寬則約8~10公分左右。葉軸的背面呈圓弧狀突起。山蘇花的葉表、背面均無毛。

果實

山蘇花的果實通常生長於其葉背,為孢子囊群長線形。

參考書目

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69。

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12。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山蘇花

英文關鍵字:Asplenium antiquum Makino

相關教學資源

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41166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