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工業革命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工業革命


教育Wiki

目錄

故事

19世紀初,工業革命改變了英國人的生活。這場革命萌發於16、17世紀,當時有錢的商人組織大量的工人在家生產紡織品。18世紀中葉,可以大量生產紡織品的機器發明出來了,於是具有企圖心的實業家投資建廠,安裝新機器,並招募勞工來廠內做事。為提供製造機器的原料及啟動機器所需的動力,鋼廠及煤礦坑也相繼設立。漸漸地,許多其他的工業也實施機械化,大量生產的產品就能以低價賣給國內外的人。許多鄉村的家庭為了覓得工廠或礦坑的工作而離鄉背井。他們住在低矮窄小的平頂屋內,不論男女或孩子都要工作12個小時,每週工作六天。工資少得可憐,廠主卻越來越富有。商品的運輸和人的流動導致運輸革命,也就促成了鐵路網的發展。

史蒂文生的「火箭號」

蘇格蘭發明家瓦特於1760年代,發明了比早期蒸汽引擎效率更高的冷凝蒸汽引擎。工廠最初利用這些引擎驅動磨粉機、起重機和其他機器。特里維西克在1803年,史蒂芬生在1814年分別把蒸汽引擎裝在機車上,拉動軌道上的貨車。史蒂芬生接著用機車來拉載人的客車。到1855年,英國已鋪設了數千里的鐵軌,鐵路運輸的偉大時代就此展開。

煉鋼廠

人類在2000年前就發明了硬化的鐵─鋼,然而煉鋼過程所費不貲。1850年代,英國工程師貝西默發明了價廉的煉鋼方法,這對於工業幫助頗大,因為鋼比鐵更耐用,所以鋼的運用迅速傳遍歐洲。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瓦特、特里維西克、史蒂芬生

英文關鍵字:James Watt 、Richard Trevithick 、George Stephenson

出處

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262~263。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