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席斯克理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席斯克理論


教育Wiki

席斯克理論


目錄

前言

席斯克為美國知名大學的企業管理學系的教授,此理論中主要是對於X與Y理論來做出評論,並且予以改進。其認為X理論較注重於制度領域,而在Y理論中則偏向於人的面向,他認為此兩個理論皆會產生偏誤的現象,因此提出一個正確的管理行為應該以X與Y理論並重才對。進而產生出席斯克的理論觀點,他提出應以系統的方式來研究其組織變化,並且進一步提出六個主要變因,而其也提到,此六項變因為變動性的,會依情境或者環境的不同,而產生差異性,而此六項變動因素將於下面分點敘述之。

組織大小(size of organization)

團體內的管理方式並非固定不變的,要依其成員的組成多寡來做適當的調整及分配,當成員內部為一個大團體行動時,所採取的管理模式須偏向於X理論,因為當成員變多時,其組成性自然而然趨於複雜,因此需要有一套明確的管理章程,並且正式化的去實行。另一方面,當成員趨於少數時,則採用偏向於人性化的Y理論,可以讓每個成員皆參與到討論。

互動程度(degree of interaction)

當一個團體內所決策的問題為例行性的議題時,則代表成員間彼此的互動程度可能較少,因為可能有一套規則或者模式還處理此問題,因此偏向於使用X理論,以制度的方式來管理。另一方面,當問題呈現非常複雜,或者為一個較新的議題時,則可使用Y理論來解決,可利用成員間彼此的討論,而產生集思廣益的效果,使複雜或者新生的問題獲得解決。

成員人格(personality of members)

因為X理論為較制式化的討論模式,因此適用於成員的特質為沉默寡言,或不願主動積極參與。另一方面,採用Y理論的模式下,較注重於人彼此間的互動,以及口條的流暢性,因此適用於成員為外向活潑、能言善道且積極活潑者。

目標一致性(congruence of goals)

當成員間的目標非常明確,且皆為相同時,則可採用Y理論,因為彼此間有共識,則會趨於合作性的關係。另一方面,當組織內彼此的目標不一致時,則成員間努力得程度自然而然也會不同,因此適合採用制式化的X理論。

決定層級(level of dicision making)

每個決策者在做決定時都有其考量及原因,但並非皆可考量周全,因此提出作決定的階層,應該給予最了解此問題的一方來做,因為其對於問題的完整性,或者問題的背景資料皆有所掌握,因此較能做出適切的解決方案。

組織狀態(state of system)

此類別是透過目標是否能有效達成,或者成員間的工作氣氛,而來決定採用的理論方式為何,例如當成員間皆積極且主動處理問題,或者目標能夠有效地達成時,則可採用Y理論。另一方面,當組織內呈現士氣低迷,或者目標無法有效完成時,則可選擇X理論。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席斯克理論
英文關鍵字:Sisk Theory
參考資料
註1謝文全(1985)。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頁143-144。文景出版社印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