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幼兒分類能力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幼兒分類能力


教育Wiki

幼兒分類能力(Child classification)

目錄

前言
指導學生數數之前,學生須對具體物或是計數的對象有所認識,因此需先教導分類的相關能力,舉例而言,在一堆花朵
中,學生是否能分類為白花一堆紅花一堆的基礎能力,又或者在一堆筆之中,學生是否能挑出鉛筆的種類。因此以下將介
紹分類能力的活動,以供學生學習數數前的集合概念。
分類活動

分類兩種東西的異同

此活動適用於幼兒時期,主要針對具體物的顏色、形狀、大小、粗細等等外觀特徵,來分辨具體物之間的差異。而在選
擇具體物時也要謹慎小心,應選擇只有一兩種屬性特徵的物品,舉例而言,當要分辨珠子的時候,應選擇相同材質之珠
子,而只有顏色的差異存在,使得學生能輕鬆分辨出其間的個別差異。當單一種的數應分辨熟練後,則在舉出含有多種性
質的品,來供幼兒分辨,透過如此反覆的練習,可先建立起分辨物品之間的異同能力。(註2)

進行分類動作

當幼兒能順利看出差異性後,即可教導將物品分類成兩堆,舉例而言當有一堆花朵時,可先教導其依照顏色來做分類,
此即為分類的原則,之後老師可將一朵紅花與一朵白花分別放於左右兩邊,再引導學生將剩餘的花朵做好分類,此進行的
過程,即可讓學生練習到分類的動作。(註1)

指定屬性

當學會分辨物品的異同以及會進行分類動作後,老師即可試著只說出分類的屬性,而讓幼兒自行將物品分類成指定的兩
堆。因此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物品的選擇,不可將太多屬性綜合於一體的物品放入,例如有黃色長方形、黃色正方
形、白色長方形、白色正方形等等,幼兒容易在分類過程中產生混淆,因此應選擇包含較少屬性的物品以供分類。(註1)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幼兒分類能力
英文關鍵字:Child classification
參考資料
註1劉秋木/著。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1996年初版,頁257~259,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註2 John A. Van De Walle/著,張英傑、周菊美/合譯。中小學數學科教材教法,2005年初版,頁174~179。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