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幼兒認知基模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幼兒認知基模


教育Wiki

目錄

幼兒認知基模

基模(schemes)是人類思考問題的一種基礎模式,由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率先提出。認為嬰幼兒面對外在環境,即有其本能的反應,而這一套處理訊息的認知過程,則稱為基模。基模會隨著年齡及所經歷的學習歷程,不斷的調適或同化產生不同的基模,是以基模不只有量變的增加,也有質變的精進,基模成為個人思考訊息以及學習知識最重要的基礎。

基模的形成

皮亞傑建構了一個具有高度影響力的兒童發展及學習模式,其理論依據發展中的兒童建立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亦即心智地圖(mental maps)、基模以及網路化概念的瞭解,和回應所處環境的心理經驗。並進而強調,孩子的認知結構隨著發展逐漸成熟,從最初的哭、吸吮到複雜的心智活動。教育者必須規劃適當的課程,以增強學生的邏輯與概念性成長。而教師必須強調經驗、與週遭環境互動在學生學習上扮演的角色,例如老師必須考慮事物在認知結構上的顯著性。

布魯納(Bruner)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依照現有及過去知識為基礎而建構概念或新知的主動過程,學習者係藉由認知結構,如基模或心智模式而選擇、改變知識,及建構其假設、形成決策,以對經驗提供意義和組織,並允許個人超越知識所給予的。布魯納提到教學理論包括四個方面:

  1. 具有先備知識
  2. 瞭解結構化知識的方法,以利於隨時掌握訊息
  3. 最有效的呈現內容
  4. 運用報償及處罰的特質和時機。(Bruner 1966)

 

訊息處理論則從訊息處理過程,包括感覺收錄、短期記憶、長期記憶等主要過程,理解知識形成的基模。感覺收錄是對訊息的一種短暫停留,而短期記憶有其同時處理訊息元素容量的侷限性,Sweller建立了跟隨組合個人認知結構基礎,而處理基模以及組合元素的一個理論。長期記憶的內容是允許我們理解、思考和解決問題,而非一群機械式學習事實的精細化結構,這些結構即被稱為是基模,其為組合知識基礎的認知結構。專家與生手之別在於生手無法獲得專家的基礎,學習需要在長期記憶的基礎結構上有所改變,而因為學習者對內容越來越熟悉,與內容有關的認知特色就會調整,而使得其能藉由運作記憶而處理得更有效率。(Sweller, 1988)

至於與皮亞傑出生於同一時期的維果茨基(Vygotsky),則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出發,不從幼兒本身發展的自然法則出發,而強調社會文化對孩子基模的形成,認為教育對其產生重要的鷹架作用。其主要架構是在社會互動的認知結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兒童文化的發展上會出現兩次,一是社會層次on the social level,一是個人層次on the individual level,前者是人際間between people(人際心理學),後者是個體內inside the child(個體內心理學),此可運用於自願性注意、邏輯記憶、概念的形成,不過所有高功能源於個人間的實際運作。而維果茨基也認為認知發展的潛能視兒童從事社會化所得潛能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的水平而定,潛能發展區要能全部開發,需與社會充分互動,獲得成人的指導及同儕的協助,以達成個體自我努力無法超越的鷹架作用(Vygotsky 1978)。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看,幼兒學習係遵循一套發展的基模,在幼兒不同階段中,經由內在的成熟與外在環境的同化與適應,並結合新舊經驗處理訊息,於過程中主動發現學習,進而建構自我的認知基模。而此一認知基模經由螺旋性的修正,不斷改變賴以為解釋訊息依據的基模,隨著日精月熟,認知基模越來越精緻化,是以孩童及早啟發,有助於認知發展的奠基,亦即發展基模之可塑性,開發幼兒的無限潛能。

基模與學習

基模隱含一種學習歷程的改變,其變遷是由量變到質變、從具體到抽象、從內在到外在。皮亞傑與布魯納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幾個階段,其不同階段逐有質化的量變,同時從具體思維到產生抽象思維;而比較皮亞傑與維果茨基,則由本能的自我調適發展到外在環境產生的鷹架作用,顯示基模越來越朝成熟化、社會化方向演進。

皮亞傑依據兒童發展階段,提出認知結構四種形式

  1. 是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零到兩歲,智慧採取感覺動作形式
  2. 是前運思期(preoperation period),三到七歲,直覺的本能
  3. 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八到十一歲,能以具體經驗解決問題
  4. 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s stage),十二到十五歲,能做抽象思維。而認知結構的改變經由調適(assimilation)與同化(accommodation)過程,調適是指以現行認知結構解釋事件,然而同化是因應環境需要而改變認知結構,認知的發展是由持久努力於調適與同化所組成。

而布魯納則將認知發展分成動作表徵、形像表徵以及符號表徵三個時期,動作表徵(enactive representation):係指三歲以下的幼兒靠動作來認識了解周圍的世界,亦即靠感覺動作來獲得知識,如皮亞傑的感覺動作期。形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指兒童經由對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心像(mental image),或靠照片圖形等,即可獲得知識,如具體運思期。而符號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是指運用符號、語言文字為依據的求知方式,如形式運思期。

至於奧蘇貝爾,則提出意義學習論(meaningful learning),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只能產生於在學生已有充分的先備知識基礎上教他們學習新的知識。換言之,只有配合學生能力與經驗的教學,學生們才會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因此基模成為個人認知與學習的概念性結構,居於結構上層者,代表個人對事物的整體認識;而居於下層結構者,代表個人對事物特徵的細部記憶。

幼兒教育認知基模之建構

認知心理學強調心靈的內在歷程,著重在個體主動的學習驅力,與行為學派重視外在刺激所引發的行為,將學習者視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不同,是故個體經由認識、辨別、理解事物,從而獲得新知識,而經由一歷程,促成個體認知結構的改變或基模的建立,就是一種學習。歸納各認知心理學家理論,所建構出的幼兒教育認知基模如下:

  • 皮亞傑基模應用:認識幼兒心智發展之基模
  • 維果茨基基模之應用:運用可能發展區,開發學生潛能
  • 布魯納基模之應用:從發現學習理論,主動建構知識
  • 奧蘇貝爾基模之應用:從有意義學習論連結新舊知識,產生有意義的學習

是以幼兒教育理論之建構:

  1. 從教師到學生為中心:從教師講解說明到培養學生本位
  2. 從被動操作到主動建構:從被動學習操作到能主動建構學習
  3. 從客觀真理到主觀經驗:從追求客觀的事實到主觀追求知識的創新
  4. 從機械記憶到理解發現:從機械式的收錄學習到內化成為理解性的發現學習
  5. 從知識傳輸到知識建構:從知識傳輸學習到自我建構知識的學習歷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