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張系國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張系國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張系國1944生於四川重慶市,1949隨父母來到台灣,幼年時期因為性情較為孤僻,總喜歡一個人躲起來閱讀,閱讀使他感到

自己是個真正存在的人,從小他最喜歡讀章回小說,如《水滸傳》、《隋唐演義》、《七俠五義》等,直到大學,他成了沙德

迷,在19歲那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沙德的哲學思想》。1966年到美國留學,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

系,兩年半後,取得博士學位。


身兼作家與科學家雙重身分的張系國,雖然擅長於科技、哲學、文學等領域,但最傾心的還是文學,他自己曾經說過,希望自

己未來的墓誌銘上,題的是「小說家」此身分。

觀點

張系國的作品長於思想,饒有知性,由於科學是他的本業,加上他關懷民族與社會,自然他所創作的小說很有戲劇性,故事的

發展簡潔明快,絕少冗長的敘述或繁瑣的形容,使用的語言活潑明朗,不刻意雕琢而顯得流暢。作者認為作品應具有時代性與

社會感,即便從國外回來,張系國也能發揮關心社會的特長,寫出一篇篇佳作。

著作

主要作品有《遊子魂》組曲、《星雲組曲》、《棋王》、《黃河之水》、《孔子之死》、《捕諜人》等。


他的小說藝術的巔峰可以說是《遊子魂》組曲,上冊《香蕉船》與下冊《不朽者》,共十二篇小說,一反早期不重視技巧的缺

失,他變成一個小說中的藝術家,十二篇小說,具備了十二種風格,每一篇之間完全不同,但又不令人感到是刻意為技巧而技

巧,而是藉由多變的技巧,隱含著一個知識分子的悲憫胸懷。


對於台灣科幻小說的發展也極其重要,他的《星雲組曲》收錄小說共十篇,勾劃出從現今到二百世紀的未來情景,探索人類生

命在宇宙間的衝突和交會,到底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張系國以科幻小說預言人類的命運,更透過悲憫的諷喻,批判今日人類

的自滿和愚昧。

評價

在華人作家中,張系國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作家,很年輕就在文壇上嶄露頭角。以小說、評論、散文與翻譯的多重角色,創造出

個人的獨特風格,作品兼採科幻、寓言和寫實手法,亦極重視時代的脈動。八十年代,又以倡興科幻小說為己任,成為台灣科

幻文學界的代表人物。不僅為留學生文學的代表,也成為台灣科幻小說之父,不但提供經費在中國時報設立了「張系國科幻小

說獎」,並自費創辦了《幻象》雜誌,成為華文世界最高水準的專業科幻雜誌。

責任編輯人:范孟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