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形成性評量(formative_evaluation)
教育Wiki
屬於教學效果評量方式的一種。形成性評量的理論基礎是:教學歷程要和評量歷程相互結合,才能達到改進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習效果。其主要目的是不斷提供回饋給學生和老師,對教師而言,可以使教師了解教學效果以便有改進的依據,有助於調整教學和實施補救教學措施;另一方面回饋可以提供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情形,並提出需要修正的學習錯誤。簡單來說,形成性評量具有指引的功能,指引教師應該教學哪些部分,補足哪些內容,也指引學生哪些缺失與不足。
形成性評量的範圍較小,測驗內容限於教學的特定內容,也許是一個概念或原則,或是某一單元的內容,一般在學校中使用的單元測驗或隨堂考試就是屬形成性評量。它重視的是測量所有的預期結果,以及使用結果來改進學習或教學。因此,重視形成性評量可以使學生的困難能即時獲得補救,以免長期累積困難,想補救也為時已晚了。
為了即時了解學習的效果,因此形成性評量的使用時機通常是在教學前或教學中持續進行的,若在教學前使用,可做為前測來使用,以預先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或基本程度。而在教學中使用,則可使教師了解這些已教過的部分,學生在哪些部分仍須加強,已便能更對症下藥。此外,形成性評量也可用在輔導與諮商中,目的在於及時發現學生的困難,以便進行補救輔導。
形成性評量的方式有很多種,大多是採觀察或問問題的方式來進行,紙筆、口試小測驗也是常用的方式,另外,從課堂活動與實作評量、家庭作業和檔案評量中也能夠得到形成性評量的目的。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市:精華書局。
鄔佩麗(2005)。輔導與諮商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
Woolfolk, A. (2004).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