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性別平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性別平等


教育Wiki

目錄

定義

從心理社會性別的觀點來看,性別不是取決於生理,而是一個人內化的性別特質與表現在外的性別化行為。因此性別不是男性與女性兩種,而是多元化的。從適應的觀點來看,每一種性別行為各有其適應的功能,而性別化行為是因為情境而產生,跟生物性別無關,且性別化取向會因經驗的塑造而改變。換句話說,一個人可以擁有一個以上的性別化取向與不同的性別化行為,而各種性別化取與性別行為都只是暫時性的性別特質,沒有高低之分。簡言之,性別平等是指,各性別的權利、義務、責任與機會一律均等,而且各性別間應當相互尊重。

意涵
(一) 每個人都具有表現不同性別行為的潛能,且性別平等的理念破除了傳統在兩性上的刻板印象,讓兩性的異性特質有發揮的空間,是每個人都能自由的表現適當的性別化行為。
(二) 由於性別不受限於生物性別,且生物性別與性別化行為也沒有絕對的關係,因此每個人都有自有選擇和轉換生理、社會性別,各性別間也該相互尊重。
(三) 性別平等給予兩性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因此可依據情境需要表現適當的性別化行為,而提高兩性適應環境的能力。
(四) 以往兩性的性別極端化,讓兩性的生活層面侷限在某些場域,性別平等化後,能力、抱負與選擇才是決定每個人發展的方向,因此在職場上,每個人的職業生活層面都有擴展的可能。
(五) 性別平等後,每個人有了更多的自由選擇的機會,而選擇與責任密不可分,因此,每個人必須為自己的生命承擔更多的責任。
(六) 當每個人的生命走向不再受到性別限制,兩性之間的競爭、互助與互動機會便會快速的增加。
(七) 性別平等後,兩性各自獨立成為一位全人,擁有生命的完整感。因為每個人同時擁有兩性的特質,自然能夠正確詮釋異性、配偶的反應,因此能提升兩性間的關係。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性別平等

參考資料

註1.陳金定著(2004,初版)。兩性關係與教育 (頁23~28)。臺北市:心理出版。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