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特(Weiner)的歸因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懷特(Weiner)的歸因論
詞條名稱:懷特(Weiner)的歸因論
教育Wiki
目錄 |
1. 懷特歸因論的形成
(1) 社會心理學家海德:情境歸因、性格歸因。
(2) 社會心理學家羅特:制控觀的概念。
(3) 懷特:多向度成敗歸因論。
2. 懷特的三向度歸因論
(1) 因素來源。
(2) 穩定性。
(3) 能控制性。
3. 懷特的歸因論在教育上的涵意
(1) 根據學生自我歸因可預測此後學習動機。
(2) 學生自我歸因雖未必正確但卻是重要的。
(3) 長期消極歸因心態有礙於學生人格成長。
(4) 教師的回饋是影響學生歸因的重要因素。
(5) 師生互動中教師的回饋對學生歸因的影響。
4. 懷特歸因理論的摘要
(1) 假設-尋求瞭解是行為的主要動機;歸納是對結果之複雜的資訊來源;透過對先前結果導因的知覺,未來的行為有部分已被決定。
(2) 動機-預期、自尊、從事成就性活動之傾向,接受到歸因結果的影響。
(3) 歸因歷程-先界定結果為成功或失敗,在確認出導因結果的性質、特定的歸因,以及歸因的向度,皆對後續情緒與期望有所影響。
(4) 動機的要素-主要歸因:能力、努力、作業難度、心情或健康、運氣、他人;向度;制握控制、穩定性、可控制性。
(5) 複雜技能之教學設計-為減除習得的無助感,發展方案,將失敗歸因由缺乏能力扭轉為缺乏努力。
(6) 教學設計之主要課題-教師對成敗歸因所造成的影響;教師所傳遞的歸因線索;影響自傳與努力的歸因。
(7) 理論的缺失-尚未發展出明顯的實施程序。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社會科、懷特
英文關鍵字:Social Studies、Weiner
參考資料
陳國彥博士著。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民國85年3月,頁119-121,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