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扁鍬形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扁鍬形蟲


教育Wiki

目錄

扁鍬形蟲(PASSARIDAE)
扁鍬形蟲是台灣最常見的鍬形蟲,主要特徵是身體外觀扁平,體色呈現黑色、公扁鍬形蟲有一對長而凶猛的大顎。族群分布甚廣,且繁殖力也強,從北到南甚至低海拔地區都可以見到蹤跡,也因此許多昆蟲寵物店裡面,扁鍬形蟲是最熱賣的商品。(註2)

扁鍬形蟲的趨光性

大家都知道扁鍬形蟲成蟲有趨光性的行為,所以在路邊底下常常可以撿拾到成蟲的個體,不過在飼養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幼蟲和蛹,似乎也不怎麼喜歡有光的環境,有幼蟲來看,我們常在木頭內發現幼蟲,牠會不斷蠕動必努力往木頭鑽入,也許受受到驚嚇的關係,還會排出一粒橢圓形的糞便。而在蛹的階段扁鍬形蟲還不會爬行,但對光源仍然是相當敏感,只要一見到光或受到干擾,就會看到扁鍬形蟲不斷翻轉扭動,一下向左邊扭動,一下向右邊翻轉。(註2)

生殖器

扁鍬形蟲身上的外生殖器,在幼蟲階段是無法看的,成蟲也只有在與雌性交配時,才會短暫的伸出,並無法仔細觀察構造。剛化成雌、雄的扁鍬形蟲,身體都成雪白色、雄性特徵是外生殖器中央有一條巨大的陰莖,這條陰莖的兩側另有兩條較短小的外辦、型態成條狀。(註2)

鍬形蟲

雄性鍬形蟲的口器非常大,就像一對鹿角一樣。繁殖季節,牠們常利用鹿角一樣的口器與競爭對手格鬥,有時還能將對方挑入空中。也因為他們的口器無法完全合攏,所以在爭鬥時,不至於將對方殺死。打鬥結束後,敗方會離開。鍬形蟲大多以樹葉為食,鍬形蟲的種類大約有一千種,多數身體呈現黑色或栗棕色。(註1)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扁鍬形蟲
英文關鍵字: PASSARIDAE

參考書目

註1:動物奇觀,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2007,頁62。
註2:台灣昆蟲手札(II)-校園昆蟲生態筆記,李季篤著,科學教育館出版,2007,頁54-59。
相關教學資源

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7507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