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拜占庭文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拜占庭文化


教育Wiki

目錄

故事

公元305年,戴克里先、君士坦提烏斯及加萊里烏斯共同執政,成績卓越。但君士坦提烏斯不久就逝世了,兒子君士坦丁於公元324年掌握整個羅馬政權,同年把國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建立拜占庭帝國,一直持續到1453年。他用了6年時間在拜占庭修建新城,後稱為君士坦丁堡。公元313年允許信仰基督教,君士坦丁堡也成為基督徒膜拜的城市。君士坦丁死於公元337年。後繼者只有狄奧多西一世(388~395)能夠繼續統治整個帝國。他死後,這個帝國又被兒子分為兩部分。西部帝國遭受侵略者的蹂躪,但在東方,辦暫停文化則在兩位皇帝相繼統治下獲得蓬勃的發展:狄奧多西二世(408~450),修築了宏偉的城牆以保衛君士坦丁堡;阿納斯塔修斯一世(491~518)則徹底治裡帝國的財政。

新羅馬

君士坦丁堡官方名稱為新羅馬,於公元330年5月正式落成。當時在這個城市新建的體育場裡還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其中包括引人注目的各項比賽。從全國各地運來了許多奇珍異寶,為這座城市增添許多光彩。在教堂、公共場所和家中,都擺放或懸掛著基督和聖母瑪利亞的塑像或畫像,以表示敬意。藝術家並不是努力根據他們的原樣製作這些「畫像」,而是依傳統的姿態進行複製,在擢上美麗的色彩。公民維護著希臘和羅馬的文化:希臘書籍充斥著圖書館;地方行政長官則執行著羅馬法律。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戴克里先、狄奧多西一世

英文關鍵字: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 、Theodosius I

出處

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95。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