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攜手計畫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攜手計畫


教育Wiki

教育部於2006年規劃「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希望藉此改善城鄉差距及學習落差的情形,政策的目的有四:第一,提供經濟弱勢大專學生服務機會並紓解其經濟壓力。第二,縮短國中小學習成就低落學生之學習落差。第三,讓具教學專業之退休教師再次投入教育現場,協助並輔導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第四,提供學習成就低落國中學生適性分組學習及多元學習的機會。


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內容,主要是依據2003年「全國教育發展會議」中心議題壹結論暨建議事項、教育部部會報決議、行政會議及行政院核定之「攜手計畫」辦理。攜手計畫的精神,主要在於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規劃適合的學習方式,使學習弱勢的學生能夠在學校的正規教學之外,還有機會可以接受課輔教師個別化的指導,並適時結合社會資源,使這些學習弱勢的學生能縮小學習落差,並增進學習的興趣,進而建立自信心。


藉由課後的小班教學,教師能更確實掌握學生的個別差異,施以適性化的教學方式與內容,即可達到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的目的之一:提供適性教學以縮短學習成就低落者的學習差距。此外,增加了學習的時數與練習的機會,亦達到勤能補拙的效果,再加上軟硬體設備的改善或擴充,可以拉近城鄉之間的差距。


攜手計畫的精神是扶助弱勢,讓因為家庭弱勢或文化不利因素,缺乏學習機會的學生,能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因此,攜手計畫所聘請的教學人員包括現職教師與非現職教師,而非現職教師又包括了退休教師、經濟弱勢之大專學生、國中小儲備教師及其他具教學專業的人力。而受輔對象則包括了原住民、身心障礙、外籍配偶子女、中低收入戶、免納所得稅之農漁民家庭子女、及其他經學校輔導會議認定有需要補救教學之學習成就低落學生。希望藉此能實現教育機會均等與社會正義的理念。

參考資料

王尤秋(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玉程(2009)。基隆市國民小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2007)。教育部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助要點。2009年9月7日,取自http://asap.moe.gov.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4。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