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虎歸山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放虎歸山
教育Wiki
目錄 |
出處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昔劉備為豫州牧時,某等請殺之,丞相不聽,今日又與之兵,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亦作放虎歸山。
故事內容
劉巴是三國時代零陵人。曹操據有荊州後,派劉巴去招納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但三郡不久被劉備所得,諸葛亮勸劉巴歸附劉備,劉巴說:「我受命而來,不成當還,理應如此。足下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後來劉巴入蜀,益州牧劉璋見了劉巴,驚喜不已,每有大事就來詢問他。後來劉璋派法正去迎接劉備入蜀,劉巴勸諫說:「劉備是個英雄人物,入蜀必為害,不可請他來。」既入,劉巴又勸諫說:「如果派劉備去討伐張魯,是放虎於山林。」劉璋不聽。後來蜀地盡為劉備所得。
解釋
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開門揖盜
相反詞
斬草除根、除惡務盡
例句
你不將犯人繩之以法,反而放虎歸山,危害市民,實在有違警察之職責。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