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學方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教學方法


教育Wiki

教學方法(methods)

目錄

定義

教學方法(methods)是在不同的條件下達成不同結果的各種方式(ways)。教學設計人員必須能夠處置這些方法變量。教學條件(conditions)是影響教學方法效果的各種可變因素。教學結果(outcomes)是反映不同條件下各種方法的不同效果。教學結果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預期的。現實的結果是在特定條件下運用特定方法真正達到的結果;預期的結果則是一種(組)目標,它常常影響著對教學方法的選擇。

內容說明

條件與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劃分。在一種課程與教學設計情境下是方法變量(即教師可以對此操縱改變)而在另一種情境下可能是條件變量(即教師無法加以操縱改變); 如果某種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不能被改變,那麼它就不是方法而是條件; 如果某一條件在特定情境下能被操縱,那麼它就是一種方法; 如果條件與方法不能發生互動,那麼這一條件就失去了意義(即使它可能會影響結果),因為它在決定什麼時候使用不同的方法方面沒有價值。方法、條件和結果三方面構成了「原理」。物理學是如此,教學理論也是如此。一項教學原理均包含了一種方法變量(例如「多樣化呈現」)、至少一項結果變量(例如「更牢固地掌握知識」)、一個或幾個條件變量(例如「針對相對難的內容來說」)。教學理論與模式理應包括對教學結果產生重要影響的各種方法和條件變量。賴格盧特和梅里爾為此提出了一個框架,用以說明課程與教學設計在改進教學結果方面能夠從哪裡著手,針對課程與教學設計而言,教學方法變量分為三組。組織策略變量(organizational-strategyvariables),這是指組織學科內容的基本方法,包括運用舉例、圖表、內容排序、版式設計等。在組織策略中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微觀策略和宏觀策略。微觀策略主要涉及與某一觀念(如某一個概念、原理等)相關聯的組織教學的方法,包括諸如下定義、舉例、練習、多樣化呈現等策略成分。梅里爾的「成分呈現論」主要對改進微觀組織策略作出了貢獻。宏觀策略主要涉及與某一組觀念相關聯的組織教學的方法,包括諸如對所教的觀念進行選擇、排序、綜合、總結(簡稱4S)等。「精細加工論」就是旨在對上述諸方面提出最佳教學處方。傳遞策略變量(delivery-strategy variables),主要涉及將教學的內容向學習者傳遞以及從學習者那裡接受反應和作出反饋的方法要素。如媒體、教師及教科書都是傳遞策略所關注的對象。管理策略變量(management-srategyvariables),它是指對哪一種組織策略和傳遞策略成分在教學過程什麼時候使用作出決策的方法要素, 包括諸如考慮教學個別化程度及對教學資源作出日常安排等。教學結果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分類。現在的分類區分了三個方面:效果、效率和吸引力。教學的效果(effectiveness)通常以學生的成績水準作為判斷的依據。例如,能舉出某一概念的實例,能遵守特定的程序開展活動等。教學的效率(efficiency)常常是以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時間及教學的代價(教師投入時間、教學設計與開發成本等)相比較而得出判斷的。教學的吸引力(appeal)常常是以學生對繼續學習的傾向性(tendency)作出判斷的,實際上反映了學生學習意願、動機、毅力等方面的態度情感。很顯然,教學設計理論要想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就應該使教學更富成效、更有吸引力。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教學方法

英文關鍵字:methods

參考資料

盛群力、李志強/著。現代教學設計論,頁04-06。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