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學經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教學經營


教育Wiki

教學經營(Teaching management)

目錄

定義

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活動,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學校教育中,教學一向受到極度的關注。有鑑於此,無論是專家教師,抑或是初任教師,其在實施班級經營的過程中,大抵都不敢輕忽教學經營的重要性。

內容說明

我國升學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下,對於影響學生學習頗深的教學經營,教師多數採取戒慎恐懼,如履薄冰的態度,以提升其教學的成效為目標,確保學生習得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然而,如何才能做好教學經營的工作呢?Slavin(2005)研究發現,一位好老師必須能夠完成有效教學所涉及的各項任務,而不僅是具有學科內容知識或擁有熱忱、熱情以及關懷就可以達成目標。易言之,教師除了能夠精熟必要的教學技巧外,還需要擁有目的性(intentionality)的意向,他們經常思考要將學生培養成什麼樣子,以及如何能達成此目標。綜言之,一位好的教師,其念茲在茲的,是如何做好教學經營,讓學生的潛能得以開展,確保學生能在溫馨的班級生活中學習,快樂活動中成長。當然,欲達成此目標,教師理應把握重要的教學原則並落實於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至於重要的教學原則,教育心理學者Brophy(2007)歸結諸多有關教學的研究,提出教師在班級教學中所應該遵循的原則:

1.支持的班級氣氛:學生在積極關懷的班級學習團體中有最佳的學習。
2.充裕的學習機會:教師善用教學的時間並建構有效的班級管理系統。
3.縝密的課程設計:有效統整各項課程要素以實現教學的目的和目標。
4.明確的學習方向:提供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讓學生做好學習的準備。
5.紮實的學習內容:內容解講清楚並強調其結構和聯繫性以產生意義。
6.深思的教學對話:問題精心策畫以引導學生能於智慧的對話中馳騁。
7.適當的練習應用:學生需要充足的練習和應用以獲致建設性的回饋。
8.積極的鷹架支持:教師提供多方的協助以增進學生參與產出性活動。
9.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親自示範並教導有效的學習和自我導向策略。
10.自主的合作學習:學習從群組合作中增進理解並協力合作精熟技巧。
11.目標導向的評量:運用正式和非正式的評量來監控學生的學習進程。
12.可行的成就期望: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表現來設定可及的成就期望。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教學經營

英文關鍵字:Teaching management

參考資料

高博銓。班級經營實踐與策略。課程與教育學刊,第25卷第四期,2008出版,頁86-87。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